结核病防治知识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黄荣华 更新时间:2018-11-22 阅读:104723次 |
||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结核病的有关知识。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通过很多调查分析,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 1.咳嗽、咳痰超过3周。 2.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 3.咯血。 结核杆菌的传播方式主要经呼吸道传染,随地吐痰最直接污染了生活的环境,是传播呼吸道疾病的元凶。这是一种恶习,应该受到社会的谴责。应当从娃娃抓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但是不随地吐痰,并不等于把痰咽进肚里,因为痰里含有大量细菌和毒物。有了痰,必须吐在痰盂里,或吐入卫生纸里丢入垃圾箱,也可以吐入专用的手帕里,进行清洗消毒后再用,以减少痰的污染。 1.原发性。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初次侵入人体的结核菌,常在肺部或肠壁形成原发病灶。 2.血型播散。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大量结核菌一次或在极短时间内多次侵入血循环而引起,此时,由于机体变态反应增高,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强。 3.继发型。指原发感染过程中肺内遗留下的潜在性病灶重新复燃或结核杆菌再次感染所引起的。
多在午后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患者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1.肺部结核。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 2.胃部结核。临床表现很不一致,有些无症状或很轻微,有些类似慢性胃炎、胃癌、多数似溃疡病,患者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反酸嗳气,腹痛与进食无关。幽门梗阻所表现的呕吐多以下午、晚间为重,呕吐物为所进之食物,不含胆汁,潜血可为阴性,呕吐后腹胀减轻。除胃症状外还可伴全身结核症状,如乏力、体重减轻、下午发烧、夜间盗汗等。体格检查上腹有时可触及不规则的包块,有幽门梗阻时,在上腹部可见胃型、蠕动波及震水音。 3.肝结核。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和乏力。其他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发热多在午后,有时伴畏寒和夜间盗汗;有低热者也有弛张型者,高热可达39~41℃。身患结核病者可长期反复发热。 4.肠结核。临床表现在早期多不明显,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如与肠外结核并存,其临床表现可被遮盖而被忽略。因此,活动性肠外结核病例如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治疗肺结核的注意事项: 1.必须在痰培养结核杆菌试验连续三次阴性的情况下才能在家庭中治疗和休息;如果患者仍有发热、消瘦、盗汗、血沉增快,还需继续查痰。 2.痰中未查到结核杆菌,但症状明显、血沉显著增快、肺部病灶较大且边缘不清的患者,应戴口罩、独居一室,食具单独使用,房屋及用物定期消毒,每天开窗换气。让阳光照入室内或用紫外线照射进行室内消毒,对用物可用“84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液浸泡。 3.遵照医嘱服药治疗,要按时、长期用药,剂量要足,配伍要当,不要轻易更换治疗方案。 4.坚持锻炼:晨起呼吸新鲜空气十分重要,可选择深呼吸运动、太极拳、保健功、慢跑等方法进行锻炼。 5.增加营养:肺结核是消耗性疾病,对于肺结核病人,通常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饮食,可用鸡、鸭、鱼、肉、虾、甲鱼、黄鳝、水果、新鲜蔬菜、豆类制品等调剂食谱,注意色香味,以刺激食欲。 6.禁止烟酒,少贪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咳嗽。吸烟能促进结核病的发生和活动。吸烟者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吸烟还常延误结核病的发现和诊断,影响结核病的治疗效果。 7.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劳逸适度。精神愉快,调节生活情调。 8.定期复查,可做胸透、X线胸片、检查血象和血沉,以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