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研活动

绥宁一中2011年上期教改教研工作计划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杨昌达 更新时间:2011-2-28 阅读:34340次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2011年工作要点的要求,本着以科研兴校为宗旨,以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的精神,积极开展工作,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向教学研究要质量,向师资建设要效益,深化教学改革,以课堂为基地,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全体教师的聪明才智,开拓创新,构建学校教研工作新体系;紧紧抓住教研组和备课组,坚持“科研兴校”,全面提高教学研究质量;推动课题研究,发挥教研先导作用;适应终身教育要求,深化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理论、修养成长;初步实现“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基。

二、工作重点与任务

1、学习洋思、杜郎口、衡水等中学经验、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2、切实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重要作用。

3、制订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重点在高一年级率先尝试。

4、办好“一中讲坛”。 把“一中讲坛”打造成我校为加大对教师教育教学新理论、新课程、新实践的培训力度的一个平台,

5、制订学校青年教师培训方案,落实新课改培训工作。

6、深入推动课题研究。建议老师们立足自己的教育教学,以工作中的切身感受为契机,筛选、确立问题及课题、开展课题研究。

7、组织开展学生培优工作和各类学校学科竞赛。

8、组织并规范社团活动。

9、编写校本教材。

10、积极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三、主要措施与要求

1、学习洋思、杜郎口、衡水中学经验、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2、制订并落实《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评比方案》,强化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争创优秀教研组、备课组。

强化激励机制,制订并落实《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评比方案》,年终进行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评比,对完成计划好,有突出成绩的教研组备课组进行重奖。尽力把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情况,把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发表或获奖的科研论文等及时整理,纳入年终综合考评。

(1)守章程:教研组、备课组要继续按照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制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落实教研工作常规与要求。

(2)定计划:教研组、备课组必须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详实的工作计划,并严格落实。工作计划必须包含具体的研究内容,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必须担负起组织本学科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实践、教学业务管理等职能。特别要注意研究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与新高考模式的关系,创新教育与常规教学的关系。

(3)抓落实:落实教研组、备课组计划。计划是工作的指南,教研组、备课组工作务必依照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使活动规范化、常规化和科学化。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要做到时间、地点、主讲人、内容、目标的“五定”,并做好会议记录。及时总结经验,推动教研组、备课组工作的开展。教务处会加强考核与检查。

(4)明任务: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有一至二次机会做教学研究的主讲人;每学期(年)至少上一节示范课或研究课、汇报课;每学期至少写一篇典型案例、研讨论文或多篇教学札记,同时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在实践中形成理论学习、教学反思、对话交流和课题研究的好习惯

(5)重总结:适时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会议。将各教研组、备课组在活动中好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借鉴与推广,对存在的不足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把得失总结与工作布置相结合,推动教研进步。  

    3、制订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化课堂教学研究,细化、实化教研工作。

   (1)立足课堂创佳绩。形势逼人,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促使每位教师都必须立足课堂,想方设法,对自己的教学深入研究、实践和反思,学会创新,学会追求效益,放弃只管教书,不求业绩的工作态度。把专家指导、外出进修和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把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上。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效率和效益。

(2)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集集体智慧,实现双赢的最佳载体。本学期,课堂教学的集体备课活动,要继续强化和严格要求。集体备课具体要求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②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③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这五确定是统一的; ④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⑤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⑥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备课笔记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题、教学内容;②学习重点;③学生思考,从学生实际出发,写出指导学生的策略;④课堂检测题的设计。

     4、制订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方案,办好“一中讲坛”。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实施校本培训, 把“一中讲坛”打造成我校为加大对教师教育教学新理论、新课程、新实践的培训力度的一个平台。教务处将遵循“自学为主、分层培训、共同发展”的校本培训策略,以人为本,全面启动我校教师校本培训,以促进学校更加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提高办学水平。学校将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校内外专家、老师讲学。

(1)各教研组选派思想观念转变快,能够深刻领会新课改理念的学科带头人上“一中讲坛”上教改成果展示课或进行经验介绍。

(2)请外面新课改贯彻较好的学校的专家、老师到一中讲学。

(3)对全体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进行1—2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4)组织部分教师到隆回、到洋思深入课堂观摩取经。

5、搞好“师徒结对”活动。

落实“师徒结对”制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应当把自己长期从事教学的经验积累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年轻教师,让年轻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年轻教师则应当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并帮助老教师学习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互利双赢。

    6、建立各教研组课件库,试题库:

    教务处将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引和大力支持下,与各教研组、备课组并肩携手,共同努力,争取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建立各教研组课件库,试题库,并投进绥宁一中网站,以备以后历届老师更新调用。

7、开展学生培优工作学科竞赛活动:

学生培优工作要在三个年级切实推行,要有具体计划、教案等,学校计算工作量。开展学科竞赛必须在每年上期进行,并且要在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完成,必须要有具体的方案,方案要有目的、时间、地点、命题、监考、阅卷等具体安排,并上交一份打印稿到教务处存档。教研组自行搞好评奖工作,评奖严格按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4人,宁缺勿滥,个别特殊情况可灵活处理。评奖结果交教务处。

8、编写校本教材:

以应对学业水平考试和初中升高中的知识衔接为重点,校本教材编写方面数学教研组摸索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各个教研组从本学期开始推行,校本教材的编写作为评选优秀教研组的重要依据。

9、积极开展社团活动:

指导社团活动开展的指导老师按劳动课时算学校工作量。筹备组要制定协会章程(打印稿),应包括协会的名称、宗旨、主要任务、活动内容、成员名单,组织机构、指导教师等,要有计划、活动教案,活动总结(打印稿)等。具体见《绥宁一中社团管理条例》。

让我们共同奋斗,使教学研究真正实现“教研兴校”的美好理想!

                                                                                  绥宁一中教务处

                                                                                   20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