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一中2011年下期高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杨昌达 更新时间:2012-5-21 阅读:33410次 |
||||||||||||||||||||||||||||||||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老师:杨昌达 审题老师:陈代寿 (友情提示:同学们,认真看题目!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祝你成功!)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韩非子曰:“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2、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令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内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的部分最有可能是 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
A.救国治国之术 B.“天理” C.“知行合一” D.“民贵君轻” 4、“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这体现的理学思想是 A.注重实践活动 B.强调内心反省 C.维系专制统治 D.凸显人性尊严 5、对“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理解正确的是 A.它强调人的价值至高无上 B.它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C.它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 D.它给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6、“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材料说明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 D.可贵的理论认识 7、青年时期的钱伟长在美国大使馆填写签证表的宗教信仰一栏时,钱先生说:“我没有宗教信仰。”美国官员说:“没有是不行的,你就填信仰孔教吧。”这件事情说明 A.外国人一直把儒教当成中国的国教 B.中国以外的世界,把儒家视为一种宗教 C.儒家应当积极参与世界宗教对话 D.儒教或曰孔教就是中国人的宗教 8、伽利略指出:“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这说明了 A.伽利略否定了古代圣人的研究成果 B.伽利略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C.伽利略重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D.伽利略的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9、《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李四光地质力学 10、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的是 A.经典力学 B.日心说 C.进化论 D.细胞学说 11、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12、“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都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13、以生产方式的标准来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阶段。其中空格处应是 A.铁器文明 B.电气文明 C.工业文明 D.游牧文明 14、1931年10月18日凌晨,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下葬时,为纪念他的突出贡献,美国各地 A.熄灭电灯一分钟 B.轮船鸣笛三分钟 C.教堂敲钟84下 D.齐奏《英雄交响曲》 15、《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 A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B.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A.蒙昧主义 B.人文主义 C.禁欲主义 D.浪漫主义 17、“文艺复兴”被称为“打破神学枷锁,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但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A.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 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对专制 D.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18、“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表明作者 A.倡导君主立宪 B.维护君主专制 C.崇尚人的自由平等 D.抨击教皇骗子式的说教 19、文艺复兴运动的最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 B.促进了欧洲近代科学的产生 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D.促进了欧洲人民的思想解放 20、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21、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1979年2月五届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将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定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22、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 ①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制度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23、毛泽东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诗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属井冈山区)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理论的实践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新民主主义论 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24、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文学作品中能较好的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A B C D 25、社会主义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百花齐放 C.推陈出新 D.古为今用 26、在《大国崛起》中有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A.莎士比亚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最高成就 B.莎士比亚的作品充满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C.莎士比亚对印度的发展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D.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 27、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文中的“进门”“落户”是指 A.引进西学 B.引进先进社会制度 C.引进技术人才 D.引进先进办学理念 28、在全球十大最受欢迎旅游国家排行榜中,意大利高居第二。人们之所以对意大利如此感兴趣,从历史人文角度来看,是因为 A.意大利最早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国家 B.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得以弘扬 C.意大利美丽的自然风光 D.意大利最早开辟了新航路 29、梁启超说:“自失香港、烧圆明园之后,感觉有发奋自强之必要……”梁启超致力于“发奋自强”事业的方法是 A.宣传革命思想 B.投身变法运动 C.创办民主政党 D.投笔从戎 30、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被发现。对该书在中国出版,有人评价说:“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有 ①新三民主义 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④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1、(16分)2011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90岁生日。90年历程,90年辉煌。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一条真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请回答: (1)中共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哪三大理论成果?(6分) (2)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什么?(4分) (3)指出中共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是什么?(6分) 32、(24分)世界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各地区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碰撞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展览一: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1) 苏格拉底和孔子分别位于西方和中国的文化源头。他们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各有何主张?(4分) 展览二:思想解放潮流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一浪,缔结了许多标语、口号和理论成果。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政治、心理的变迁。 (2)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10分)
展览三:中外名画鉴赏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清朝画家郑板桥的《墨竹》 (3)如果你是解说员,请简介《墨竹》和《自由引导人民》的艺术风格特征。(4分) 展览四:中 (4)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4分)
(5)填写下表:(4分)
参考答案: 31、(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分 (2)根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4分) (3)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世界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识。(6分) 32、(24分)(1)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孔子:提出“仁”“克己复礼”、以德治民。(4分) (2)师夷长技: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2分)中体西用:实践了“师夷长技”的思想,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2分)维新变法:思想启蒙(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分);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分);民主和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2分)。 (3)《自由引导人民》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美和统一。《墨竹》注重写意,追求神韵意趣。(4分) (4)时代特征: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上文化专制。(答出2点或意思相近即可)(2分) (5)地位:贝多芬是近代最伟大的音乐家,是继承古典主义音乐,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人物。(答出2点或意思相近即可)(2分)启示:京剧博采众长,独具特色。要珍惜和弘扬优秀文化。(言之有理即可)(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