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德育 > 德育活动

德育简报(第12期)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伍贤斌 更新时间:2016-1-5 阅读:33065次 

 

【校长寄语】  你的言行就是在表达中国

我校长期聘有两位外教,外教每天都在和同学们打交道,同学们的一言一行,外教都很在乎。在外教的眼里,“绥宁一中人”的形象就是中国人的形象,可以想象,外教在向他们的国人介绍中国人时,也肯定是以“绥宁一中人”为蓝本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同学们都在进行公共外交。希望大家珍惜这一公共外交的机会,彻底改掉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不守规则的陋习,用你的谈吐得体、举止有度的文明言行表达中国。

                 绥宁一中校长 唐立新

第12周政教处工作通报 

一、好人好事表扬,加班级量化考评分:

① 431班 陆源基 龙开茂 拾到餐卡一张,加1分

② 430班 莫红丽 刘 艺 拾到餐卡一张;加1分                  

③ 430班 沈慧慧 拾到餐卡一张;加1分 

④ 437班 袁步云 435班刘杰 拾到餐卡一张;各班加0.5分   

⑤ 409班 栗 雯 拾到银行卡一张;加1分

⑥ 417班 X X X   拾到餐卡一张;加1分

⑦ 418班  X X X  拾到餐卡一张;加1分

⑧ 403班  X X X  拾到餐卡一张;加1分

⑨ 431班 李茂东 李永鑫拾到钱包一个(内有银行卡、餐卡、身份证等),加2分

⑩ 438班 石通潇 付俊杰 拾到餐卡一张;加1分

⑾ 424班 杨 震 杨旭东 拾到餐卡一张;加1分

⑿ 403班 尹 阳 拾到钱包一个(内有餐卡、银行卡等);加2分

⒀ 430班  周本强  拾到餐卡一张;加1分  

⒁ 431班  曾汉彬  陶申华 拾到餐卡一张;加1分

二、纪律通报:

(1)日常行为规范:①上课使用手机现象 ②吸烟现象 ③外出上网现象 

 ④乱充电现象严重(教室);⑤查到有学生从集资和体艺馆边叫快餐; 

 ⑥私自外出的;

(2)早晨起床出寝室动作较慢,迟到人数较多,有的班级扣分较多,请班主任到政教处核查;

(3)寝室纪律:晚就寝熄灯后查寝,班主任要查就寝人数,并详细记录异常情况。

三、班主任下寝通报:

班主任下寝未达3次的有: 408班  420班   428班

四、晚就寝熄灯后查到学生违纪讲话的寝室有:

星期

公寓一

公寓二

公寓三

星期一

417K404有10个烟头 其中有杨林 吸烟

433K506有10多个烟头 415K313  414K312 

434K410 435K510 428K107 424K204  427K209 

435、436K507混合 

411K413 419K504

421K506 416K511

394K213 393K216

星期二

432K503 434K508 

419K410 420K412

412K312 415K313 

428K108杨峰 宁煜培不按时就寝423K202 425K206 426K207 427k209 210  428K304 427、429K308混合

390K102学生不按时就寝睡觉

415K512 398K205

星期三

433K507 434K508

418K405 404K113

424K204 427K209   438K501

正常

星期四

420K411  436K513

424K204 427K209

428K108 429K103

394K210  404K311

五、卫生通报:

㈠寝室内务卫生:有下列班级被扣分:428 427 411 410 412 419 418 416 415 423 393 429 390 391 392 424 428 430 432 433 434 436 437 438 408 409 396 398 399 404

㈡教 室  卫 生:有下列班级被扣分∶无

㈢公 共 区卫生:有下列班级被扣分∶

435 436  437 438 420 421 412 413 411 

第13周工作要点

一、抓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

1、严查在教室乱充电,乱接电源现象;做到人离教室必须关好电器设备,消除安全隐患,同时爱

   护消防设施;

2、注意交通安全,严禁学生驾驶机动车辆。骑自行车的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在路上追逐等。

3、注意饮食卫生安全,不要私自在摊位上购买没有保障的“三无产品”。

4、注意人身安全,严禁学生爬围墙外入校园以及宿舍(从宿舍垃圾池爬出).

二、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1、规范学生手机管理,除星期日下午外,其他时间一律不得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2、班主任下寝必须清查值班所管寝室到寝人数,杜绝就寝后外出上网现象。早晨按时起床,参加

   晨跑,不得迟到。

3、学生仪容仪表端庄、大方:不得穿奇装异服(在校期间统一穿校服),留长发、披发、卷发、染

    发,不得佩戴首饰,背长包等。                                              

三、请高一班主任把贫困生申请表和学生身份证复印件及证明家庭贫困的有关材料上交

四、本周正在进行高一年级“主题班会”评比,欢迎老师们参加观摩。   

 

【交通安全教育】      “有序交通,和谐校园”

一、交通安全知识守则

1、坚持徒步上下学,不准在街道、公路上拦车、爬车、追车、吊车和强行搭车向车辆驾驶室投掷石块。

 2、不满12周岁的学生不准骑自行车;严禁学生骑自行车下坡,严禁学生驾驶机动车;不管步行或在公路街道上行走时,必须靠右行走或在人行道上行走。

3、步行时,在横穿街道、公路或交叉路口时,应注意来往车辆;在无来往车辆时,从人行横道线内通过。

4、严禁在机动车临近时横穿公路;不准在有机动车通过的道路上追赶、吵闹、做游戏等。

5、在公路或其他道路上行走时,不准勾肩搭背、三五成群并肩而行,不准边走路边看书或边玩耍。

6、前进途中,遇到路边堆放障碍物时,要特别注意来往车辆,待无来往车辆通过时再通过,并且要靠安全一侧。

              

  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一)什么是道路 

所谓道路是指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以及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 

  (二)什么是车辆 

 所谓车辆,是指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其中,机动车是指各种汽车、电车、电瓶车、摩托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非机动车是指自行车、三轮车、畜力车、残疾人专用车。 

  (三)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都必须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四)驾驶车辆、赶、骑牲畜,必须遵守右侧通行原则。 

  (五)实施道路交通管理处罚,应当本着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严管重罚。 

  (六)交通法规对行人的要求有哪些? 

 1、遵守车辆、行人各行其道的规定,借道通行时,应当让在其本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优先通行;

2、遵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闪烁多注意”的原则;

3、必须遵守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服从交通警察的指挥与管理;

  4、不要在道路上爬车、追车、强行拦车、抛物击车或在道路上躺卧、纳凉、聚众围观等;

  5、不要强迫、纵容他人违反交通法规,同时对任何人违反交通法规都有劝阻和控告的权利。 

  (七)人行横道 

在车行道上,有一条一条用白色直线连成的“走廊”,这就是人行横道,它是专门为行人横过马路而漆划的。驾驶员看见人在人行横道内行走就会减速慢行,所以行人在人行横道内过马路比较安全。

(八)道路与交通信号 

 道路交通信号分为: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指挥棒信号、手势信号。简介如下: 

 1、指挥灯信号 

  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 

   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右转弯的车辆和T形路口右边无横道的直行车辆,遇有前款二、三项规定时,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2、车道灯信号 

绿色箭头灯亮时,本车道准许车辆通行; 

红色叉形灯亮时,本车道不准车辆通行。 

 3、人行横道灯信号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 

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 

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九)十二岁以下儿童不准骑自行车 

城市道路复杂,车辆繁多,由于儿童缺少生活经验,应变能力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12岁以下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十)行人上街和横过道路 

   1、行人上街要走人行道,不要走车行道。

   2、横过街道和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要斜穿或猛跑。 

行人横过道路时,应站立在路边,看清来往车辆后,选择离自己最近的人行横道通过。通过时,须先看左右方向是否有来车,确认来车距离远无危险后才能通过。 

行人横过道路时,不要突然改变行走路线,突然猛跑,突然往后退,以防来车驾驶员措手不及,发生危险。 

 横过同方向有两条以上机动车道的道路时,要十分注意驶近或停下的车辆旁边是否还有车辆驶来,没有看清时不要冒险行走。 

 横过未设人行横道线的乡镇街道或公路时,要看清左右有无来车,千万不要奔跑,不要同来车抢道。 

  3、行人横过人行横道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时,必须遵守信号灯的规定: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进入人行横道。 

还须注意:即使信号灯已经变成绿色,也应看清左右的车辆是否停稳,然后再穿越道路。 

  4、设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地方,行人过街要走人行天桥或地道,不要横穿街道和公路。 

5、列队横过车行道时,每横列不准超过二人,队列须从人行横道迅速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长列队伍在必要时,可以暂时中断通过,待车辆过去后,再继续通过。 

(十一)交通标志 

 道路交通标志是提供车辆驾驶人员和行人必要的道路交通信息,用以管理和引导交通,以利出行及行车安全。 

附:怎样识别汽车牌照

大型民用车   牌照为朱红底白字               小型民用汽车  牌照为中绿底白字  

公安专用汽车  牌照为白底红“GA”黑字         武警专用汽车  牌照为白底红“WJ”黑字 

军用汽车    牌照为白底红中文字:“甲、乙、丙……”黑字  

大使馆外籍汽车 牌照为黑底白字及空心“使”字标志  

其他外藉汽车  牌照为黑底白字                试车牌照 为蓝底白字 数字前有“试”字标志  

学习车     牌照为蓝底白字,数字前有“学”字标志  

临时牌照    牌照为白底红字,数字前有“临时”二字    汽车补用牌照  牌照为白底黑字  

民用汽车    牌照上有两行字,上面一行小字是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名字和发证照及监管机关的代号,编号从01-99。 民用汽车编号,一般为5位数字,即从00001-99999。 编号超过10时,就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即A代表10万、B代表 11万、C代表12万,最后一个字母Z代表33万。 英文字母中的I和O避而不用,以免和数字中的1和0(零)混淆

【人民防空教育】  人民防空知识宣传资料(二)(接上期)

11、人民防空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答:人民防空的防护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群众自身采取的防护措施,通过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和训练,熟悉和掌握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达到自救互救,自我保护的目的。二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的防护措施,主要是按照人防的要求,修建人民防空工程、通信、警报设施,做好城市人口疏散和安置的准备,制定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抢修方案,组织群众防空组织等,达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12、什么是人民防空组织指挥

答:人民防空组织指挥是指按一定目的、任务和形式,把人民编制起来,并对其防空袭行动实施统一的领导和指挥。

13、人民防空组织指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集中统一、快速及时、正确指挥、稳定可靠。

14、什么叫空袭?

答:空袭,就是使用航空器、导弹等兵器对地面(下)、水面(下)目标进行的袭击。空袭一般可分为常规空袭与非常规空袭,非常规空袭主要指使用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等大规模杀伤和破坏武器的空袭。除此之外都有属常规空袭。

15、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空袭特点是什么?

答:范围广泛,行动隐蔽,手段多样,打击精确,破坏严重。

16、什么是防空袭?

答:防空袭是指对来自航空空间和外层空间的敌方空袭力量进行防护,抗击和反击的措施和行动。它包括建立防空体系,进行反空中侦察,反空中袭扰,反空袭作战,实施适时隐蔽、伪装、防护和消除空袭后果等。现代防空袭主要是防备和抵御敌方来袭飞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和其他军用航天器等。

17、什么是防空袭预案?

答:是对防空袭斗争所作的总体设想和部署,通常包括基本情况、基本方案、各种保障计划等。

18、人民防空行动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答:一是及时鸣放防空警报信号;二是组织群众疏散隐蔽;三是组织对重要经济目标进行防护;四是组织消除空袭后果。

19、什么是疏散?

答:疏散是将密集的城市人口、物资、工业分散转移的行动,按时机可分为早期疏散、临战疏散、紧急疏散;按内容可分为人口疏散、物资的疏散计划,疏散地区的安置准备。只有平时做好各项准备,战时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0、为什么要进行疏散?人口疏散的时机如何掌握?

答:疏散是保存有生力量,提高战争潜力和养活人员伤亡、物资损失的重要措施。人口疏散时,要根据国家发布的命令执行,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行动。

21、什么是城市人民防空?

答:城市人民防空仅指县以上城镇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的防空,是人民防空的主要方面与重点。

22、城市人民防空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答:城市人民防空的基本形式是疏散防护(走)、掩蔽(隐蔽)防护(藏)和消除空袭后果(消)。抓住“走、藏、消”三环节,达到走得了,藏得住,消得快。

23、城市人民防空的一般特征有什么?

答:城市人民防空的一般特征有群众性、广泛性、独立性、紧迫性和强制性。

24、人民防空警报的任务是什么?

答:保障迅速、准确的传递、发放防空警报信号和顺畅地指挥防空袭斗争。

25、国家规定的防空警报信号有哪三种?

答:国家规定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

26、什么是预先警报?

答:预先警报是预先告诉人们敌人即将空袭城市,要求做好防空袭准备。 规定音响信号为鸣36秒,停24秒,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

27、听到预先警报是怎样行动?

答:听到预先警报后,应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煤气,熄灭炉火,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指定隐蔽地域。公共场所的人员和车辆,应听从有关部门人员的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隐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

28、什么是空袭警报?

答:空袭警报是表明敌空袭兵器正临近城市,空袭即将或已经开始,警告人们迅速隐蔽。规定音响信号为鸣6秒,停6秒,重复15次为一个周期,时间为三分钟。

29、听到空袭警报时怎样行动?

答:听到空袭警报时,应就近进入人防工程隐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人防工程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

在室内:可在钢筋混凝土楼房的底层、走廊或底层楼梯下,或在跨度较小的卫生间、厨房等处藏身。以上条件不具备时,也可在靠墙角的桌下、订下卧倒,要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

在公共场所:商店、影剧院、车站、码头的人员要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不要慌张、拥挤、乱跑,可就近进入地下室、地铁车站或钢筋混凝土建筑底层等处隐蔽,不要在高压线、油库等危险处停留。

在空旷地:可就近选择低洼地、路沟边、地堆旁、大树下疏散隐蔽,迅速卧倒。

30、什么是解除警报?

答:解除警报是表明敌空袭已经结束,空袭警报解除。规定音响信号为连续长鸣一长声,时间为三分钟。

31、听到解除警报信号怎样行动?

答:听到解除警报并不意味着危险不复存在,还会出现房屋倒塌、大火,附近可能沾染放射性物质、染毒或染菌等情况。因此,要保持清醒头脑,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有组织地撤出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地带。

由于空袭打乱了社会和家庭的生产生活秩序,为此各类人员应遵守战时的有关规定,协助有关部门组织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使受灾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2、什么是人民防空专业队?

答:人民防空专业队是根据防空袭斗争的需要,按专业组成担负人民防空勤务的组织。包括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化、通信、运输、治安、消防七支专业队。

33、什么是抢险抢修专业队?

答:抢险抢修专业队伍是担负抢险抢修任务的人民防空专业队。其勤务包括道路、桥梁、房屋、人防工事、供水、供电、燃气和其它公用设施的抢险抢修,抢救人员和物资。

34、什么是医疗救护专业队?

答:医疗救护专业队伍是担负医疗救护勤务的人民防空专业队。其勤务包括战地救护、后送治疗,组织指导群众进行自救互救。

35、什么是防空专业队?

答:防化专业队伍是担负防化勤务的人民防空专业队。其勤务为对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的观测、监测、侦察,对受染人员、物资、设备和重要目标等进行洗消,清除沾染,对群众进行"三防"知识教育。

36、什么是通信专业队?

答:通信专业队伍是担负通信勤务的人民防空专业队。其勤务为有线通信、无线通信、运动通信及通信设施、线路的抢建抢修等,保障战时城市通信联络顺畅。

37、什么是运输专业队?

答:运输专业队伍是担负运输勤务的人民防空专业队。其勤务为抢运人员、物资和修理等。

38、什么是治安专业队?

答:治安专业队伍是负责治安勤务的人民防空专业队。其勤务为维护社会治安、交通秩序,监督灯火管制。

39、什么是消防专业队?

答:消防专业队伍是担负消防勤务的人民防空专业队。其勤务为防火、灭火等;必要时配合防化专业队伍完成洗消任务。

40、人民防空经费由谁负担?

答:人民防空经费是进行人民防空战备建设的专项经费,由国家和社会共同负担。中央负责的人民防空经费,列入中央预算;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负责的人民防空经费,列入地方各级预算。政府人防主管部门统筹管理人民防空经费,接受上级政府人防主管部门和同级审计、财政、物价等部门的监督。

41、什么是人防工程?

答:人防工程是用于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42、人民防空指挥工程、公用的人员掩蔽工程和疏散干道工程由哪个部门负责组织修建?

答: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修建。

43、医疗救护、物资储备及专用工程由哪个部门负责组织修建?

答:由其他有关部门负责组织修建。

44、人民防空工程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答:由于人民防空工程具有特殊的防护功能,防护设备完善,所以在战时,可以有效地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便于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平时,对增强城市防备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灾害,减少对城市生活、生产造成的损失,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也可利用人防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也是缓解城市发展矛盾,增强城市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

45、人民防空工程的防空袭作用有哪些?

答:人防工程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各种杀伤因素及对常规武器的袭击都有较好的防护作用。遭核弹地面爆炸袭击时,人防工程可使核弹对人员的破坏半径缩小到原半径的五分之一。“沙林”毒剂的多次袭击,人防工程内的实验动物仍安然无恙。在高技术条件下,人防工程强调综合防御能力。它包括对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常规武器和空袭造成的各种次生灾害的综合防御。除了重要的指挥通信工程外,一般的人员掩蔽工程都不防现代兵器直接命中。军事专家用计算机模拟预测: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人防设施,它的人口生存率只有30%;而有人防设施的,再加上有效的人防措施和计划,它的人口生存概率可达90%以上。

46、人防工程有哪些优点?

答:与地面建筑相比,人民防空工程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温差小,冬暖夏凉;二是与外界基本隔绝,宁静、清洁、污染少;三是地下工程可控性大,对温度、湿度的控制、空气的调节比地面优越;四是便于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易于控制和处理。

47、人民防空工程由谁维护管理?

答:公用的人民防空工程,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维护管理;单位的人民防空工程,由本单位负责维护管理。租用人防工程的,在租用期内由租用单位(人)负责维护管理。

48、人防工程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答:人民防空工程的使用原则是谁投资、谁使用、谁管理。

49、什么是平战结合?

答:人民防空建设的各个方面的软、硬件设施,在不影响防空袭能力的前提下,和平时期用于社会,可直接成为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的一部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立足战备,着眼平时,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行为统称平战结合。

50、平战结合的原则是什么?

答:人民防空建设应在保证战时防空袭斗争需要的同时,积极适应和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实现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51、什么是人民防空“易地建设费”?

答:应当修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确因地质、地形、施工等客观条件限制,不能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建设单位必须报经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经批准不修建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向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缴纳人民防空工程易地建设费,建设单位未按规定缴纳人民防空易地建设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缴纳,并按每日千分之二的标准加收滞纳金。

52、人民防空提出的“三防”指的是什么?

答:是指针对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效应防护,总称“三防”。

56、什么是核武器?

答: 核武器是利用爆炸性核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对目标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统称核武器。

57、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哪些?

答: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等五种,前四种是在核爆炸后几十秒钟以内起作用,称为瞬时杀伤破坏因素。放射性沾染可持续几个月或更长的时间。

58、如何做好对核袭击的防护?

答:在空袭来临时,人员应迅速利用各种工事防护,对于来不及进入防空工程和其它掩蔽场所的人员,发现核爆炸闪光,应就近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遇到较大的地形地物如土丘、坑沟、矮墙等时,横向爆心卧倒;地形地物较小时,面向爆心卧倒;无地形地物可利用时,背向爆心卧倒。卧倒的动作要领是:双手交叉垫胸前,脸部尽量夹在两臂之间,两肘前伸,双腿伸直并拢,闭眼、闭口、憋气15-20秒。在沾染区的人员要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或用毛巾捂住口鼻。扎好领口、袖口和裤口,或用雨衣、塑料布、床单等身边容易得到的器材把暴露的皮肤遮盖起来,或直接躲进可掩蔽的装备或建筑物内,尽量减少在室外的活动。室内来不及进入工事的人员,应立即利用墙角、墙边或桌(床)下以卧姿或坐姿进行防护。

59、什么是化学武器?

答:在战争中用于杀伤人、畜,毁坏植物的各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叫做毒剂。装有并能施放毒剂的武器、器材总称为化学武器,如装有毒剂的炮弹、炸弹、导弹、飞机布洒器等。

60、化学武器的杀伤特点有哪些?

答:伤害途径多,杀伤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制约因素多,主要杀伤有生力量等特点。

61、化学武器如何防护?

答:对一定数量的人员可利用有防护设施的人防工程进行防护。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护方法,也是防敌化学武器袭击的基本措施。

对个人防护时,应首先迅速戴好防毒面目,保护呼吸道和眼睛,尔后视情进行全身防护。没有制式防护器材时,可利用身边易得的浸碱口罩、风镜、皮大衣、皮(棉)手套、塑料布、雨靴等简易器材进行防护。尽量减少在染毒区域内的停留时间,严禁在毒区风随便吃、喝、坐、卧等。

62、什么是生物武器?

答:又名细菌武器,生物战剂及施放武器、器材总称生物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用于杀伤人、畜的致病微生物和毒素。

63、生物武器杀伤特点有哪些?

答: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无立即杀伤作用,污染面积广,不易发现,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危害作用时间长。

64、生物武器如何防护?

答:生物武器防护可采取五种措施:

(1)呼吸道的防护。使用各类防毒面具和口罩,可有效地阻止致病微生物进入呼吸道。

(2)人体表面污染和昆虫叮咬的防护。可利用如防毒衣或斗蓬、靴鞋、雨衣、手套、塑料布等就便器材进行防护。穿戴防护器材时,应注意扎紧领口、袖口和裤口,防止昆虫钻入叮咬。

(3)免疫接种。当获知敌人有可能使用生物武器时,可根据战剂的种类,对污染区人员进行相应的接种和复种。

(4)消毒。对污染的房屋、器具用福尔马林或过氧乙酸进行熏蒸,也可利用通风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对服装可用煮沸或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等方法进行灭菌。

(5)杀虫、灭鼠。杀虫可用打、捕、烧、熏或喷洒杀虫药(如敌敌畏、敌百虫)等方法。灭鼠可采用药杀、捕、挖、灌等方法。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安全,妥善处理带菌昆虫和动物尸体。

65、普及人民防空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答:一是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因为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防空教育也是国防教育的一部分;二是人民防空教育可以使我们学会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一般的防护方法,掌握和提高防护技能;三是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民防空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66、在校学生的人民防空教育由哪个部门组织实施?

答:在校学生的人民防空教育,由各级教育部门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67、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人员的人民防空教育由谁组织实施?

答: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人员的人民防空教育由所在单位组织实施。

68、什么叫个人防护器材?

答:个人防护器材是指个人用于防护核、化、生武器伤害及有毒有害气体沾染的各种器材的总称。有制式器材,也有简易器材。制式防护器材主要有军事防护器材,供军人在野战条件下使用,防护通用性极好。有工业防护器材,主要在特殊劳动场所使用,防毒效能有选择性。制式器材通常包括防毒面具、防毒衣、防毒手套、防毒鞋套等。简易防护器材是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自己制作的防护器材。

69、制式防毒面具有哪几种?

答:我国目前生产的防毒面具种类很多,典型的样式有64型、65型和69型。均为过滤式防毒面具。通常由面罩、滤毒罐(过滤器)、通话器和呼气门等部件组成,与面部密合固定,保护面部不受伤害。滤毒罐(过滤器)用来过滤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毒剂和生物战剂气溶胶。面具袋用来携带和保护面具。

70、如何使用制式防毒面具?

答:使用防毒面具应根据说明书选择适合自己头型大小的防毒面具,进行灭菌试验、外观检查和气密检查。漏气、密闭不好的不能选用。戴面具时应屏住呼吸,闭上眼睛,迅速取出面具后,两手拇指在内,四指在外握住面罩两侧头带(69型为面具两侧),将面罩撑开了身体微向前倾,下领微伸出,由下而上,由前至后,两手均匀用力将面具戴在头上,同时调整头带或罩体,使其与面部密合;最后堵住呼气活门,用力呼一口气,睁开眼睛,恢复正常呼吸。脱面具时,手握住通话器(64型握住导气管与面罩连接处),向上向前脱下面具,然后收好面具,装入面具袋。

71、制式皮肤防护器材有哪几种?

答:皮肤防护器材主要是隔绝式皮肤防护器材,分为全身防护和局部防护两种。全身防护器材主要是连身式防毒衣,局部防护器材有防毒斗篷、防毒靴、防毒手套等。

72、如何使用制式皮肤防护器材?

答:隔绝式皮肤防护器材在毒剂滴液直接与防毒衣接触的情况下,对芥子气、VX有几小时的有效防护。

选好合适的防毒衣,当听到化学武器袭击警报时,在完成呼吸道防护以后,立即进行全身防护。动作要领如下:打开防毒衣袋,取出防毒衣。撑开防毒衣的颈口、胸襟、两腿伸进裤内,穿好上衣,卷起外袖,并将拇指插入套环,系好鞋带、腰带。行动中尽量减少直接接触毒剂液滴。脱防毒衣时,要避免未染毒部位与染毒部位接触。

73、使用制式防护器材有何注意事项?

答:(1)防毒器材的穿戴使用前要先检查气密,快速佩戴时保持和稳定气密性能。(2)当面具与皮肤防护器材配合使用时,则应注意穿着顺序。突然遭袭时,应先戴面具后穿防毒衣;准备通过沾染地带时,提前穿好防护衣、靴,进至毒区边界前戴好面具。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存体力和作业能力。(3)多数过滤式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在开阔染毒地域能使用2-3次,在化工事故区实际使用时间为两小时左右。

74、如何制作简易个人呼吸道防护器材?

答:制作简易防护器材,要求所选的材料能防毒,做成的器材过滤面积大,且气流分布均匀。

(1)浸碱防毒口罩的制作:把普通手巾叠成12层,将上端两角折回,按自己的脸型缝成鼻垫,或缝上一块铝片,加上带子,制成口罩。也可用纱布折叠30-40层制成,使用前,浸于碱性溶液。戴上后用手捏压铝片,使之与鼻颊密合。使用时要经常使口罩保持湿润,也可事先配好碱水,装在小瓶内以备使用,用后洗净、晾干,以备再用。浸碱防毒口罩对防沙林、路易氏气、氢氰酸等毒剂蒸气效果较好。但对毒烟、毒雾防护效果较差,使用时最好在外面加上毛巾或棉花。

(2)装料防毒口罩的制作:用纱布或毛巾制成口罩,内装3厘米厚的活性炭和黏土(不能用沙土)各半,搅拌均匀,制成大米粒大小的颗粒,晾干即可。制成的装料口罩或石灰土颗粒,应放在塑料袋内密封保管。临时应急,用毛巾包一把土或浸上水后拧干,捂在嘴与鼻子上,也能防毒。装料防毒口罩对沙林、氢氰酸和芥子气的防毒效果较好。

75、制作简易防护口罩的日常用品有哪些?

答:用围巾、毡帽、手帕、衣物做成口罩或直接捂住口鼻,或用长筒丝袜,中间加些填料,做成口罩,直接捆扎在头上都可算是最简易的防护器材。材料越密、层数越多、效果越好。如是从火灾区逃生,浸湿的头罩斗篷也有些降温作用。

76、如何制作简易个人防毒眼镜?

答:自制简易防毒眼镜的制作方法是:用粗铁丝做两个圈,在圈上缠上棉花,使其与眼眶四周紧贴合,用玻璃片或透明塑料做镜片,并用胶布粘于镜眶上,再缝上系带即可备用。也可用普通风镜改制或用透明塑料袋开个口,把防毒口罩缝在口上,使用时套在头上,扎紧即可。

77、制作简易个人皮肤防护器材的材料有哪些?

答:简易皮肤防护器材尽量要用隔绝材料,包扎时要注意密合并便于解脱。例如,为保护手部皮肤免遭放射性灰尘和毒剂的伤害,橡胶手套、皮手套和棉手套等都可使用,但医用手套和塑料薄膜手套则不宜使用。脚部防护可用劳保靴套、胶鞋和长筒雨鞋,必要时可能收到一定效果。风雨衣、皮茄克、防尘服或塑料服、帆布、毯子、大衣、被子、雨伞等在紧急情况下均可用来保护身体,帽子、围巾对头部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使用简易防护器材时要尽量减少暴露皮肤,捆绑牢固,便于解脱,通过染毒地域时间尽可能短,使用后要焚烧或掩埋。解脱时防止二次染毒。

78、如何使用简便皮肤防护器材?

答:许多用帆布、防火织物、涂胶布料、呢城布制成的工作服、连衣裤、带风帽的罩衫、雨衣、棉大衣等都可改做简易皮肤防毒器材。有资料表明,这些材料都有十多分钟到1小时的防液滴毒剂的能力,足够撤离毒区、通过染毒地段使用。要使简易皮肤防毒器材充分起到防毒作用,在制作和穿着方面要做到如下几点:(1)在前胸开襟和裤子开襟处,要加宽25厘米的胸护布和宽10厘米的裆护布。用密实材料制成,布长比实际开口要长6-7厘米;(2)脖子、头部用风帽、围巾缠实;(3)妇女不穿裙,一律着长裤;(4)用高腰雨靴、长袖涂胶或皮革手套与之配套;(5)扎紧三口。即把衣领立起来,脖子用头巾围严,袖口在手腕处用带子缠住,裤脚口放在高腰靴外,并用带子扎住。上衣可扎裤腰内。各口扎紧后,在外面再披上塑料防雨斗篷;(6)所有的带子结扣,都要做到结实,即使戴手套也容易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