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绥宁县委书记佘芝云为一中师生讲授思政课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洪青云、袁慧雅 更新时间:2025-4-29 阅读:128次 

走进书记的思政课堂

  4月28日上午,绥宁县委书记佘芝云走进绥宁县第一中学,以《信仰为帆、信念作桨、信心为风、勇渡高中沧海》为题,为1000余名师生讲授了一堂生动深刻的专题思政课。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话青春理想,畅谈使命担当。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竞帆参加本次活动。

授课现场

  佘芝云以“信仰”为切入点,结合古今典范展开论述。他引用西汉名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报国壮志,讲述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以真理之火照亮革命道路的壮举,回顾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的科研坚守,点赞张桂梅校长扎根山区教育的无私奉献,深刻阐释信仰对人生的指引作用。他强调,青年学生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辩证思维破解成长难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社会实践厚植家国情怀,让个人理想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真正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围绕“信念”主题,佘芝云以司马迁忍辱著《史记》、曹雪芹“披阅十载”写红楼、红军长征跨越千难万险等事例,激励学子以勤为径、以韧为舟。“高考佼佼者并非天生英才,而是信念坚定的奋斗者。”他寄语学生:要树立远大目标,以知识积累筑基,以坚韧意志破障,在“勤能补拙”中实现自我超越,用日复一日的坚持书写无悔青春。

  面对高中生活的机遇与挑战,佘芝云勉励学生做“青春航船的勇敢舵手”。他指出,信心源于自我认知的清醒、成功经验的积累和积极心态的滋养。“每个生命都是蕴藏无限可能的璞玉。”他鼓励学生勇于试错、敢于亮剑,在攻克难题中收获成长,用“我能行”的积极暗示锻造心理韧性,让信心成为迎战风雨的坚实铠甲。同时强调,要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唯有以今日之汗水浇灌明日之花,方能不负时代、不负家国”。

  佘芝云对教师队伍提出殷切期望:一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以深厚家国情怀引导学生;二要拓宽视野格局,创新思政教育方式,让课堂“有温度”“有深度”;三要锤炼高尚人格,以德立身、以行示范,培养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01践行嘱托

  绥宁一中党总支书记邹建新号召全体师生践行嘱托,将“信仰、信念、信心”转化为奋进动力,以解题攻坚磨砺意志,以知行合一提升本领,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积蓄力量。

02引发热议

  此次思政课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同学们纷纷表示:“佘书记的讲述让我明白,奋斗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阶梯,更是一代代人的使命传承。”教师们则深感重任在肩,纷纷表示将深耕育人沃土,为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