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研 > 化学组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三课时教案)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肖建均 更新时间:2012-3-1 阅读:32500次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和实验安全知识。使学生整体上把握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中的重要作用,学会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正确地使用仪器进行实验,逐步形成化学实验的系统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通过学生之间的彼此探讨,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

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第三课时)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粗盐的提纯,通过除杂质过滤的方法得到比较纯的盐水,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要把盐水变为淡水,该怎么做呢?

【展示】海水变淡水

【引导】做汤的时候,观察过锅盖吗?锅盖上有水珠,这水珠与汤不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水珠?水蒸汽凝结?为什么水蒸汽会凝结成水珠?

【讲解】汤沸腾后,水蒸汽遇温度低的锅盖而凝成水珠附于锅盖。那么这是一个什么过程,我们在化学中应怎么称呼?大家想一想蒸馏是不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如果是,那么是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

【过渡】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了过滤、蒸发外,还有其他很多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两种新方法:蒸馏和萃取。

   请同学们把教科书翻到第七页阅读找出蒸馏法的适用范围以及用该法除去的杂质是什么?

    【板书】4、蒸馏

【小结】各组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仪器和装置】蒸馏烧瓶、温度计、铁架台(带铁架)、石棉网、酒精灯、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

【操作注意事项】

1.仪器安装顺序:从左向右、从下到上

2. 用酒精灯外焰给仪器余热后固定加热

3. 给蒸馏烧瓶加热时,不能直接加热,要垫上石棉网

4.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器体积的2/3

5.温度计应位于烧瓶支管口处,水银球恰好与烧瓶支管下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6.为防止液体暴沸,应在烧瓶中加入几块碎瓷片或沸石

7.冷凝管中冷却水的走向应是下口进,上口出,与被冷去的蒸气流动的方向相反

先通冷凝水,再开始加热;停止加热后,应继续通入冷凝水,以充分冷却冷凝管中的蒸气

请同学们自行组装

(简单介绍蒸馏法的应用)

【思考】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过渡】(展示一烧杯油水混合物)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试利用桌上的仪器,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并将自己的方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比较。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巡视,对学生交流进行适当的点拨。)

【提问】通过实验,同学们利用了哪些方法将油水混合物进行了分离?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又存在什么样的优缺点?

【个别回答】有两种方法,倾倒法和用胶头滴管吸取油层。他们都是利用油水互不相溶来进行分离的。倾倒法较快但不能很彻底分离,而滴管吸取虽效果较好但很慢。

【讲解】的确我们需要利用油水互不相溶来进行油水混合物的分离。刚才同学们的两种方法虽能够实现分离,但不是最佳的分离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也是利用刚才的原理来分离油水混合物的方法——分液。

    【板书】5.分液

【知识讲解】介绍分液漏斗,演示分液操作(分离油水混合物)。

⑴ 分液漏斗

球形分液漏斗——滴加反应液

锥形分液漏斗——分液

⑵ 分液操作

① 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 混合液体倒入分液漏斗,将分液漏斗置于铁圈上静置(如教材p9 图1-8)

③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水)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待油水界面与旋塞上口相切即可关闭旋塞;

④ 把上层液体(油)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学生练习使用分液漏斗分离油水混合物。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和纠正实验中的错误操作。

【总结归纳】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分液漏斗,也初步学会了分液操作。那么你能否总结出分液的适用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

【思考、回答】分液适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知识介绍】介绍碘水和四氯化碳。

碘水是碘的水溶液,水中由于溶解了碘而溶液颜色呈棕黄色,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熔剂,无色液体,不溶解于水,密度比水大。碘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大。

【实验探究】下面,请大家把四氯化碳加入碘水中、振荡,注意观察、比较振荡前后的实验现象,从这个实验你能有什么启发?

实验、观察现象、相互交流。个别回答:振荡前上层棕黄色,下层无色,振荡后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碘会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

【引导】其实刚才大家所做的实验就是从碘水中用四氯化碳萃取碘。那么你能否归纳出萃取的定义呢?

倾听、思考、交流。个别回答: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别,用溶解度叫大的溶剂把溶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提取出来的操作叫萃取。

【板书】6.萃取

【引导】在萃取中,溶解度较大的溶剂我们把它称做萃取剂,那么可以用作萃取剂的物质有哪些特殊的要求?请从刚才的实验进行思考。

思考、交流。个别回答:①与原溶剂互不溶;②与溶质不发生化学反应;③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溶质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提问】大家知道碘酒吗?我们能否利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为什么?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些物质来萃取碘水中的碘?已知碘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思考、交流。个别回答:①不能用酒精萃取,因为酒精与水互溶;②还可以利用汽油、煤油、苯等。

【探究】已知碘水不能通过直接利用蒸馏分离碘和水,而碘的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的溶液却可直接利用蒸馏来分离碘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下面请大家设计从碘水中分离出碘的实验,然后尝试利用所给仪器、药品和自己的方法实验。

巡视,点拨和纠正实验操作。

【思考、交流、实验】

(碘水→萃取→分液→碘的溶液四氯化碳溶液→蒸馏→碘)

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学习了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分液,也学会了利用萃取剂把溶质从原溶剂中提取出来的方法——萃取。通过学习你知道萃取和分液的关系吗?

倾听、思考、交流。个别回答:萃取之后经常会利用分液作进一步的分离、提纯。

【小结】本节我们学习了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如过滤、蒸发、蒸馏、分液和萃取等,以及了;离子检验的化学方法。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还有许多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如分馏、层析,等等。此外,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来分离和检验物质的方法也很多,应用也十分广泛,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接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