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研 > 历史组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杨长仁 更新时间:2012-3-28 阅读:32228次 

绥宁一中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高 一

学 科

历 史

日 期

2011.12.7

周 次

第15周

第 2 4 课时

主备人

陈 红 艳

参备人签名

杨长仁  陶宇明

课题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胜利后采取的措施,

③理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历史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十月革命的理解。

②通过讨论、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新篇章开始的标志,人类由此而进入一个新时代。

教学重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教具(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来自主获取新知识,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小组讨论—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

                 教     学     过    程(通案)

集体修改或个人探究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探究:(多媒体显示材料)

请回答:根据材料概括俄国革命具备哪些条件?

(1)客观:  社会特征,矛盾集合,一战影响,忙于战争

①经济基础:俄国是落后的帝义国家,但已具有帝义的基本特征

②政治基础:社会发展落后,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薄弱环节)

③社会条件: 一战使俄国各种矛盾激化

④国际条件:主要帝义国家卷入战争,为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主观:革命性强,政党领导,革命理论,可靠同盟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

(1)夺取政权

二月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四月提纲》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七月事件          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2)建立巩固政权

政治:———掌握政权(最核心)

⑴颁布《告工人、士兵、农民书》宣告新政权的建立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⑵选举成立新的政府---人民委员会(实现人民民主)

经济:———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

颁布《土地法令》(消灭剥削:封建----国有)

外交:———恢复和平环境(最迫切)

颁布《和平法令》退出战争

三、伟大开端——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意义:

(1)对人类历史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 

(2)对世界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3)对俄国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板书设计

布  置  作  业

基础训练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