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学期全体教师高效课堂教学大比武方案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杨长伟 更新时间:2012-3-28 阅读:32236次 |
||
绥宁县第一中学2011年下学期 全体教师高效课堂教学大比武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高效课堂教学,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体现在: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鼓励广大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减少课堂无效、低效行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经学校研究决定,于13周至18周举行全校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 二、组织机构 1、领导机构 组 长:唐立新 副组长:肖华平 贺占宏 黄立志 组 员:袁仕进 向祖杰 蒙永春 周茂松 杨昌达 刘先茂 侯慧 候治华 彭礼林 伍贤斌 2、评委 1)初赛评委由各教研组、备课组自行决定。 2)决赛评委由教务处另行安排。 三、参加对象 全校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 四、参赛内容与形式 参赛内容根据教学进度自定,以课堂教学(要求课件教学,45岁以上教师可酌情考虑不用课件、体育课除外)形式进行。 五、比赛组织 1、本次大比武活动分初赛(备课组内比赛)和决赛两轮进行,由初赛中综合成绩优异的选手进入决赛。各科选送参加决赛名额为:语、数、英语各2人,政、史、地,理、化、生各1人,体文1人、劳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人,共14位教师参加决赛。 2、初赛由各备课组组织,要求本组所有教师都要参加组内初赛,评委由各教研组自定。上课前通知教务处登记,领取师生高效课堂评价表。要求各教研组在16周三前将本教研组将初赛结果、参加决赛老师的名单、课件、上课具体时间交教务处。 3、决赛分两个大组进行。 A组:语、英、政、史、地(7人) B组:数、理、化、生、体文、劳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7人) 六、实施步骤与时间地点安排 1、发动阶段:第12周 2、初赛阶段:第13周——第16周 3、决赛阶段:第17、18周(时间安排不下的可考虑安排在第9节社团活动课时间进行) 决赛地点:办公楼二楼学术报告厅。 七、评比及奖励 1、由评委会成员进行现场听课,对照高效课堂评价表现场逐项打分,但不打总分,然后由教务处派专人统分,按每位选手的平均得分从高到低评选出特等奖2名(A组、B组各1名)(奖金200元),一等奖4名(奖金150元),二等奖8名(奖金1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获得特等奖的教师,所在教研组奖400元;获得一等奖的教师,所在教研组奖300元;获得二等奖的教师,所在教研组奖200元。 2、凡未完成比武任务的教研组,在本期教研组目标管理考核中每人扣2分。
绥宁一中教务处 2011年11月1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