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研 > 历史组

期中考试试题答案分析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杨长仁 更新时间:2012-3-28 阅读:32774次 

绥宁一中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高 一

学 科

历 史

日 期

2011.11.10

周 次

第11周

第15 课时

主备人

陈 红 艳

参备人签名

杨长仁  陶宇明

课题

期中考试试题答案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考试检测前半学期的教学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检验学习效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分析非选择题

教学难点

选择题、非选择题的答题方法

教具(教学准备)

教法、学法

分析、启发

                 教     学     过    程(通案)

集体修改或个人探究

一、命题范围:第一、二、三单元

二、考试时间:11月2-4日

三、时量:90分钟

四、总分:100分

五、答案分析:见试题卷

绥宁一中2011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杨长仁  审题:陈代寿 陈红艳 陶宇明

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它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

  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

2、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宗法制    B、 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3、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皇帝任命        D.地方推荐

4、毛泽东善读史书,对嬴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B、 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C、 皇帝制度被后世采用D、 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5、秦朝时中央官制中为虚设的官职是
   A. 太尉    B .丞相   C .御史大夫   D.卫尉

6、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  

  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7、颁布“推恩令”的是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8、唐朝张三及第后,在中央负责政令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的工作,他应任职于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尚书省     D.行中书省

9、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

10、下列对于科举制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创始于隋朝并被后世王朝所沿用       B.体现了公正公平原则

  C.促成了社会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D.巩固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地位

11、隋唐以后,中国主要的选官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12、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B.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

1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元世祖    B.明太祖    C.明神宗     D.明成祖

14、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达到顶峰,其标志是 

  A.废丞相,权归六部B.设厂卫特务机构,加强控制  C.颁布《大明律》 D.设军机处

15、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古希腊历史和文化的是

A.地理环境 B.生活方式     C.政治因素 D.民族风俗

16、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 ) 

 A.小国寡民     B.长期混战     C.文明程度高     D.血缘关系密切

17、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普说“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人民主权    B、轮番而治    C、少数服从多数    D、法律至上

18、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一个雅典公民不会碰到的事情是 

  A.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B.他可能被流放国外十年 

  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19、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20、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

  A.无所事事   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   D.领导内阁

21、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

  A.平民的权力     B.商人的权力   C.教会的权力    D.国王的权力

22、英国首相可以控制立法大权,原因在于首相是

  A.政府首脑  B.下院多数党领袖  C.国家元首  D.武装部队总司令

23、英国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下院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

  C.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D.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

24、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D.各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25、在某学校举行的某次历史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假如你是一位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正确的应为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②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不正确D.①②③均正确

二、非选择题(26题24分,27题26分)

26、(24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三“(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权利法案》

材料四

(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任何人”分别是指什么? (9分)

  (2)材料三中法律文献颁布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2分)

  (3)据材料四,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西周、秦朝、元朝分别实行什么制度?(9分)

(4)概括指出元朝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作用和影响。(4分)

27、(26分)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在中央机构中设有宰相,但其名称与具体职掌,却不尽相同。(1)为了行使权力,秦始皇确立了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组织。《汉书·百官公卿表》云“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陈茂同著《历代职官沿革史》) 秦始皇设置丞相,汉承秦制,当时丞相的主要职权是什么?(2分)

 (2)唐承隋制,中央最高机构为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概述三省各自的职权(6分)。
(3)宋初,对宰相制度作了哪些调整?(12分)

(4)简要说明中国封建王朝对宰相制度不断调整的主要原因(3分)和根本目的(3分)。

高一历史答案

DACBA  BAADD  CABDA  AACDB  DBBBD

26、(1)最高统治者,被统治者,有限定的公民(除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以外的居民)(9分)

(2)君主立宪制(3分)

(3)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9分)

(4)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分)

27、(1)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或:是皇帝的主要助手)。(2分)

(2)职权: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6分)

(3)调整: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12分)

(4)原因:协调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削弱相权,加强皇权。(4分)根本目的:维护君主专制统治。(2分)

板书设计

布  置  作  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