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研 > 历史组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杨长仁 更新时间:2012-3-28 阅读:31721次 

绥宁一中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高一

学科

历史

日期

2011.11.10

周次

第11周

 第16课时

主备人

杨长仁

参备人签名

陈红艳   陶宇明 

课题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列强两次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抗争的史实,剖析列强侵略中国目的和实质和不平等条的危害性,理解中国两半社会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概括和归纳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教具(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史料分析、问题探究、比较

                 教     学     过     程(通案)

集体修改或个人探究

一、甲午战争

1、原因(思考: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敢于挑起这场战争?)

(1)根本原因: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由于国内市场狭小,需拓展市场。

(2)蓄谋已久(“大陆政策”): 1887年制定《清国征讨方略》。

(3)导火线: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2、经过(1894年7月——1895年初)

丰岛战役:被迫宣战;——平壤战役:弃城逃走;——黄海战役:避战保船;——辽东战役:献船逃敌;——威海卫战役:全军覆没。

3、结果:清军惨败,签订《马关条约》(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程度化大大加深?) 1895年4月

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危害:①《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②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③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④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⑥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

1、起因:(1)、民族危机的加深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2)、中国人民的反抗引来侵略者的镇压——八国联军

2、经过:(学生自主学习)

  义和团运动: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侵华战争: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的司令部,就设在北京紫禁城内。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罪恶累累, 

3、结果:清军溃败。签订《辛丑条约》

三:《辛丑条约》(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此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两半社会?)

  1、赔款:本息共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抵押。——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3、京津到山海关一带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4、严惩反帝官吏,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参加反帝组织。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课堂延伸: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项目        条约            程度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

布置作业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