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和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肖建均 更新时间:2012-4-13 阅读:33826次 

第二课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教学策略:

通过演示实验、视频等了解NONO2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通过用水尽量吸收NO2的探究实验,进一步强化NONO2的物理性质和相互转化,并了解硝酸工业生产上提高原料利用率的措施。

引入:氮气和氧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通常情况下两者不反应。但是否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反应呢?

环节1: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

1)演示:电极尖端放电击穿空气的实验

     现象:两极间空气变为红棕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说明在放电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最终生成酸性物质)

2)讲解:

N2+ O2   放电或高温   2NO

3)展示NO气体样品,实验:NO和氧气混合;观察所得的NO2气体样品。

实验:NO2和水反应

4)列表比较:

物质

颜色

气味

水溶性

主要性质

收集方法

NO

NO2

(因为氮的氧化物会污染环境,建议以上实验播放视频)

环节2:科学探究

1.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这一反应可完全消除气体污染物吗?将一试管的NO2气体倒立在水槽里,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2.现给你一试管二氧化氮,其他药品和仪器自选。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地使二氧化氮被水吸收。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

(2)

(3)

教师引导重点:

1)能想办法使生成的NO也转变为目标产物吗?

2)是否需要控制通氧气的速率?如何控制通气速率?请画出装置简图。

3)通入O2后实验现象如何?

4)从理论上分析,你认为试管内能否完全充满液体?若不能充满,原因可能是什么?

(收集的NO2要尽量干燥并充满试管,另一难点是要控制好通氧气的速率,若通得过快,试管中迅速充满氧气,而看不到反应变化的过程。所以最好是提前制好氧气,放在贮气瓶中,一次压出23个气泡,这样才能看到颜色变化和水面缓慢上升。)

3.交流:你的设计对工业上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

教师引导重点:NO2溶于水的现象可知,只有2/3的二氧化氮转化为硝酸,而1/3的二氧化氮转化为一氧化氮。因此,硝酸工业常在吸收反应进行过程中补充一些空气,使生成的一氧化氮再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又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经过这样多次的氧化和吸收,二氧化氮可以比较完全地被水吸收,能够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硝酸。

推荐使用Chorme或国内浏览器的“极(快)速模式”浏览 后台管理 主办单位:绥宁县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0739-7611972 湘ICP备14001922号-1  地址:湖南省绥宁县长铺镇工业街10号   湘教QS7_201311_00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