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苏丽云 更新时间:2012-4-17 阅读:32839次 

                                  挥  手

                                                    ——苏丽云

人,是不是越长大,面对亲情越矫情?

小学五年级起我就住宿学校,如今已有近十二年。家与学校间的往返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因而我从不会为此流泪,包括2007年第一次离开江南小镇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北国城市。

可我怎么也想不到,第四次离开生我养我的家乡小城时,眼泪竟那样肆无忌惮。2010年2月,那个离别的正午,父亲站在马路边,站在阳光里,站在我一回头就能看到的地方,努力地微笑着,向汽车上的我们挥手告别。在周杰伦的音乐伴奏中,我一回头,看到了父亲那苍桑的身影,那挥动的手臂,那强挤的笑容,那渐行渐远的我高大的父亲……

每年年底,父亲最伟大的任务就是到车站迎接他的儿女们回家。有来自北京的,有来自西安的,有来自东莞的。父亲纯粹充当苦劳力,却对此工作乐此不疲。与此相伴的是来年初的一项残酷的任务----车站的送别。

每年年底,姐姐总会从北京来电问母亲:“很想我吗?很想我我就回来。”理性的母亲总会说:“如果工作不忙就回来,如果容易买票就回来。”父亲总是意味深长地说:“回来也好,随便你。”姐姐总说,去看看,买到票就回。挂断电话,父亲就一天十问:“你姐来电话没?买到票没?”

姐姐来电汇报:“今天没买到票。”父亲强装淡定:“哦,那就不回来了……要不明天再去看看?”

这几年与父亲相处极少,年近五十的父亲日益衰老。苍老写在了父亲深深的皱纹里,写在了父亲单薄的背影里,写在父亲越来越孩子气的脾气里。

离家的那天是个大好的晴天。到达县城北站时九点,我们的车票是十一点半,而且是从东站从发。我同学已到达东站,姐也要到东站见一个朋友。父亲把我们的行李寄存在北站一个熟人那里,执意先送我们去东站找人。因为我和姐还要去超市买东西,所以步行。路上走走停停,聊聊逛逛,到达东站时已十点。待我找到同学,父亲一看表,说得回去拿行李了,就匆匆走了。过后,我突然意识到竟没提醒父搭出租车,父亲又傻傻地走路过去了。十一点,父亲把东西送过来了,马上进站找车……

我坐在进门第一排靠窗,父亲在窗口说,是个好座位。稍后,售票员说按号就坐,于是我转到了左边靠窗第一个。一会儿,父亲又出现在窗外,说,这个座位更好。

我说,回去吧。父亲说哦。并不移动。一会儿,父亲问,要吃什么吗?我说不用,我车上不吃东西的。“水,我去买水来……”“爸,不要,太沉了,也没地儿放……”父亲径自走了。一会儿,四瓶绿茶出现在窗口。我、我同学、姐、姐的朋友。

窗外还有一对夫妇,应该是我后面那个女孩的父母,在那里千叮咛万嘱咐。一会儿,父亲和他们聊开了,送谁,到哪,在那做什么…… 

半小时可真漫长,那对夫妇也走了,父亲一个人站在窗外。我说:“爸,回去吧。”父亲:“哦。”突然父亲想起了什么,兴奋地说:“等一下,我去买麻辣豆腐。”那种突然的兴奋,就像我在考场突然想到一个难题的解法。任凭我拒绝,父亲又一次留给我一个单薄的、微驼的、苍桑的背影……就那样,突然好想哭……

父亲知道,我们姐妹最爱吃家乡的麻辣豆腐,当年父亲去北京时给姐带的就是这些。父亲从来不会用语言来表达感情,不过,任何方式我们都懂,因为他是我们的父亲。

一会儿,父亲气喘吁吁跑回来,口里嚼着槟榔。我知道,那样可以分散注意力,父亲眼里有随时可能溢出的东西。“那种小的有四包,每人一包。大的只有三包了,你们分着吃……”

我咬着下唇使命点头。

车终于启动。我转向父亲:“爸,回去吧。”“哦。”汽车缓缓出站,十多分钟后终于到了马路上。父亲回家要走我右边的马路,但我坐在左边,所以我朝右边努力寻找着,五米、十米都没看到。也许已经走了吧,我想。坐端正,我不再张望。突然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拉着我的视线往左看,一回头,车后几米的地方,马路边,人群中,父亲孤单的身影落入我眼帘,父亲站在那里咧着嘴努力微笑着,向我们挥手……

阳光刺得我眼睛生疼,泪水在眼眶里涌挤着,我固执地不给它开辟渠道。周杰伦的《千里之外》在汽车里飘荡着,也在家乡小城上空飞舞着,“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我送你离开/天涯之外/你是否还在/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 ……” 

父亲发现我看到他了,更努力地笑,更努力地挥手……汽车继续前行,父亲的身影渐行渐远……

泪水蜂拥而至……

那一幕,就像电影,常常在我脑海里清晰回放,每一次都泪流满面……

今天,我突然想到,前面几年,父亲送我时,是不是也在路边等着我经过向我挥手?父亲明明该走马路另一边的。那些不被觉察的爱,如果不是我突然的一次回头,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还有这样一幕……..

                                               (文章于2010年发表于陕西师大报总第447期)

 

推荐使用Chorme或国内浏览器的“极(快)速模式”浏览 后台管理 主办单位:绥宁县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0739-7611972 湘ICP备14001922号-1  地址:湖南省绥宁县长铺镇工业街10号   湘教QS7_201311_00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