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奥数竞赛,但输了礼仪竞赛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郭敦荣 更新时间:2012-5-9 阅读:32879次 |
||
赢了奥数竞赛,但输了礼仪竞赛 郭敦荣 在2012世界奥数竞赛上,中国小选手获得16金中的10金,让外国媒体感叹:中国人在奥数上有天赋。但在礼仪上中国孩子则暴露出差距,赢得了奥数竞赛,但输掉了另一场竞赛。中外学生互换礼物时,外国小朋友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水杯、笔,可中国孩子没准备,只好临时拿人民币回赠。 别人送礼,我们的孩子送钱,真的是中国孩子钱多了吗?这些中国孩子事后也感到羞愧和尴尬,埋怨自己为何满脑子总想着要竞赛,根本没想到要送礼品给外国小朋友们呢?这其实上怪不得这些孩子,因为我们为了让孩子在国际奥数竞赛上取得好成绩,我们每一次都是举全国之力,层层选拔最好的苗子,配备最好的教练,安排最好的伙食……,可惟独没有教会孩子应有的礼仪之道。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们一向是尊崇礼尚往来的国度,但是现在,我们所欠缺的恰恰是礼仪。比如一些青少年在学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尊师爱友,不懂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知道如何称呼别人,一直是以自我为中心,更有甚者视别人生命如草芥。 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教育观念在国人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学校和老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往往只注重知识,而对其他能力、行为习惯、合作精神、尊重生命的培养教育却大大忽略了。 显然,中国学生拿人民币当礼品的行为凸显了中国教育的缺陷。忘记了学而致用的教育目的,忘掉了以礼为先的传统美德,仅注重光耀的名声,只注重面子。中国学生的这次出洋相至少警醒了我们:教育不只是分数,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否则我们就会迷失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就会误人子弟,就会祸国殃民,就会成为中华民族振兴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