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历史有效教学模式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杨长仁 更新时间:2012-6-6 阅读:33019次 

浅议中学历史有效教学模式

绥宁一中    杨长仁

在新课改形势下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地各学校积极提倡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彻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有效,甚至高效?我认为必须首先了解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和症结,只有这样才会更有针对性的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才会事半功倍见效快。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目标模糊教学随意
  大家都明白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这是上课前备课和写教案时必须了解的一个必要程序,但我们平时并不重视这个环节,既没有深入思考,也没有认真用文字表达出来,因为从掌握知识和训练考试能力的传统实践认识出发,教学目标的确不被看重,甚至是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知识内容掌握、了解到什么程度,教师本人就模糊不清,必然导致教学的随意性,重点不突出,难点不通透

2、方法单一而教学疲劳

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既不研究学生的个性,也不研究学生的共性,语言不够精辟简练平淡无激情,板书不美观,学生产生视觉听觉疲劳,教师上课疲劳
  3、追求形式情景花哨
  新课程新理念的课堂教学,强调趣味性、探索性注重情景设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重趣味性而忽略了实效性只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而忽略了时间和实效。搞了大量并不有效有序的活动,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有些情景内容与主题无多大关系甚至毫不相干,表面上看是全体学生参与,但实际上则是一盘散沙,活动完了后学生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象,其结果就像看了一场无连贯故事情节的电影,最终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节奏松散效率低下
  课堂教学节奏松散主要准备不足、时间的安排和运用不合理。如有的教师导入新课占用大量时间,而学习掌握新知只是一带而过;有的教师解释如何做该项活动时占时过多,而真正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却很少;有的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犹犹豫豫,时间一分一秒地流失了,最后只能抱怨教材容量大、课时紧、时间不够。
  5多用课件而忽略钻研
  恰当、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对调动学生学习情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极好的作用。但有些教师因觉用课件上课较轻松,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制作精美画面、生动动画多媒体课件上,而忽略对教材的钻研、教学的设计和思考

高效课堂教学提倡快节奏、大容量、高密度。当今流行的所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时间分配上看25-15-5模式即教师讲解25分钟学生互动及练习15分钟最后5分钟当场测试反馈);“30-10-5模式即老师讲30分钟学生练10分钟检测5分钟);“三个三分之一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课时间约为三分之一学生巩固练习时间约为三分之一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学生活动时间约为三分之一。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看有启发式教学合作探究讨论式教学洋思课堂教学模式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等。从师生关系看讲谈——接受式”“自觉——辅导式参与——活动式模式。
  在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我觉得不能用同一的模式去规定因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类不同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不同,有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课型,不能用同一模式去套。学生主体不同,发明创造了这些新模式的学校一般条件较好,学生素质较好,而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学因缺乏相应的教学硬件与软件而使学生素质整体较差,课堂上带不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不同就在时间分配和具体教学方法上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教学特点或个人特色。此类种种,如果用同一模式去规定势必弄巧成拙。所以我们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去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理念下,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效,宏观上实现三个“转变”。1教师由教学权威转变为教学伙伴2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3教学过程由传授型转变为引导型。微观上要打造高效课堂,就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目标明确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中之重。在制订教学三维目标的时候要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得到同步发展,也要在认知与情感上得到和谐发展。

  2、要仔细研究学生,包括个性和共性。这样的课堂能包容大量的共同问题,能引起学生的群体探索,针对性强、效率高。
  3改进方法,新旧互补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采用适当、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不同内容、不同阶段的教学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新旧教学方法互补、相辅相成。
  4、巧设活动,落到实处巧设教学活动,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处理课堂教学节奏精心设计每一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障。既要考虑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又要考虑实效性,要遵循教学规律,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难易渐进的原则,使设置的活动目标明确,形式多样,环环相扣,形成梯度这样才能不流于形式。
  5、发挥评价功能。课前和课尾诊断性评价能帮助我们诊断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的及时弥补教学过程中过程性评价能及时督促和鼓励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关选拔性的终结性评价检验出可视性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应该能抓住每一节课的关键点不断进行教学探索和反思始终坚持不懈地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创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抓住每节课的45分钟、重点难点赢得上课的主动赢得学生的欢迎在工作中不断体会到幸福和成功。

推荐使用Chorme或国内浏览器的“极(快)速模式”浏览 后台管理 主办单位:绥宁县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0739-7611972 湘ICP备14001922号-1  地址:湖南省绥宁县长铺镇工业街10号   湘教QS7_201311_00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