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考察汇报材料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贺占宏副校长 更新时间:2011-4-27 阅读:34457次 |
||
江苏考察汇报材料 绥宁一中副校长 贺占宏 2011年4月15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受校长和书记的委托,3月26日到4月1日我和政教处蒙永春主任、教务处杨昌达主任带领高一八个学科组长共11人到江苏南京参加“全国中学高效课堂的途径与方法专题研讨会暨洋思中学、东庐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观摩学习活动”,活动为期7天,可正式会议只开了3天,28号听南京师范大学李如密,吴永军两位教授做关于高效课堂的报告,29号到东庐中学学习考察,30号到洋思中学学习考察,来去路上共花了四天,因此,总体上来说老师们是非常辛苦的。下面我只就考察学习的见闻和体会向各位做个简单的汇报: (一)浓烈温馨的校园文化 这次活动我们重点考察了东庐中学和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是南京市下属溧水县永阳镇的一所乡村中学,洋思中学现在是江苏省泰兴市的一所城镇中学(原来也为农村中学,2005年才由农村整体搬迁至泰兴市区),这两所学校在日常教学行为理念上可以说是有所不同的,但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却是非常一致的,都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还没进入东庐中学,校外就有一段100米左右的文化长廊,一边按世界、中国、江苏、南京、溧水顺序布置的名人寄语文化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树立了榜样,受到了教育,让人感觉到溧水、南京、江苏、中国也是世界的部分,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爱国爱家的情怀;另一边按农历二十四节气布置的农事科普知识宣传墙,让人感觉到浓烈的乡土气息;走进校园,更感觉文化气息的浓厚,校园正中间巨大的石墩上镶嵌着醒目的校训“至博至淳”,石墩的一侧是一排供各班宣传之用的宣传栏,写满了各班的名言警句和各班的誓辞,激励学生斗志,催人奋进,另一侧是一排学校专题宣传栏,里面有学校的校旗、校训、校歌,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历史变迁,主要的规章制度等,让人对学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教室右侧的宣传长廊里以“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 “国学经典100条”“孝、俭、智、仁”“世界五千年文明史”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等为主题的宣传教育,让人仿佛听到了历史前进的脚步声;洋思中学的校园文化更是无处不在,教室的走廊上写满了朴实温馨的宣传标语“迎着晨风想一想,今天该怎样努力,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长进”“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时间是神圣的礼物,每日都是小小的人生”及大家熟悉的“学会吃饭,提高素质”等等,走廊的横梁上写满了英语单词,语文教科书中的古文,诗词、激励语言,每个班级教室外面都有一块班牌,上面有班级格言、誓词,什么什么之星等等,总之,置身于校园,无处不感觉到文化的气息,无处不受到文化的熏陶,无处不充满着浓浓的书卷气,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素质得到了熏陶和提高。 (二)改革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这次学习考察听了两场报告,考察了两所学校,归根结底就是改革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课堂教学更适合于时代的需要。28日南京师大李如密,吴永军两位教授从理论上对高效课堂和高效课堂的途径、原则进行了探讨和论证,29、30号实地考察了东庐洋思的高效课堂,给人的感觉是:课堂教学理念正在改变,各地都结合自己的实际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尽管形式各有不同,但可以肯定:原来满堂灌的填鸭式课堂教学理念已逐步死亡,新的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课堂理念正在形成,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简介:洋思中学推行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弄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用简洁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展示给学生,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自学探究给出合理的学法指导,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课堂目标学法指导有目的的自学探究,学生自学后根据教学目标和老师精心编制的问题和习题进行交流探讨,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再根据学生交流探讨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提升,再结合课堂教学目标给出测验题目当堂训练;大家从整个课堂教学中明显感觉到,虽然整个教学活动基本是学生在学、在交流、在探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大家更明显的感觉到整个课堂中学生的探讨是在老师主导下的自学探讨,决不是学生放任自流,对老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你要弄清教学目标,你要熟悉学生实际,你要编制问题和习题,你要回答形形色色的问题,所以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2、东庐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简介:东庐中学是在学习洋思中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形成的以“讲学稿”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集体备课,形成统一的讲学稿,讲学稿包括学习目的,学习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包括预习导学,课堂交流探讨,达标导学,课堂小结,随堂检测等环节,所有各环节主要以题目的形式呈现,然后提前一天把讲学稿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讲学稿进行学习,课堂上教师通过检查讲学稿的学习情况,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练习情况展示给全班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点评,总结,再完成随堂检测等,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显然对老师的要求就更加严格。 总之,课堂教学模式开始全面变革,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了充分的体现和尊重,至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各有千秋,东庐学习洋思得到了“讲学稿”的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学习洋思得到了“三三六”的教学模式,我们一中也应该努力摸索,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锲而不舍的坚持与坚守 综观洋思、东庐两所学校的发展史,我认为:他们能够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于能锲而不舍的坚守与坚持,这两所学校曾经是频临倒闭撤消或很差的农村学校,学校认为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学校一经确定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就能一任领导一任领导地锲而不舍的坚守与坚持,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学生管理模式就等等都是在坚守与坚持中逐步完善,而不是全盘否定,又走老路,在这里,我要顺便提一下我们一中教学改革模式的问题,学校组织到外面考查学习不是很多,但是也不少,每次考查学习回来热血沸腾,跃跃欲试要改革一下,但过了几天因为种种原因又半途而废,当然这里主要是领导层没有形成自己学校的教学模式,但与老师们固守传统教学模式、不敢探索、不想探索也有很大关系,在这里我举个例子:比如集体备课,我们一中最初的集体备课模式就是现在东庐中学的集体备课模式,但我们只搞了一段时间就在众说纷纭中寿终正寝了,而他们就能年复一年的始终坚持,终于有所收获,改革就是与传统势力、与过去的自己做斗争,只有坚持才有胜利。 (四)一点感想 我们学校的现在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洋思和东庐,积贫积弱,要生源没生源,要资金没资金,真是要什么就没什么,老师、学生都怨声载道,唯一的出路就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上来了,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最后,要对极力促成这次学习考查活动的校长书记表示感谢!另外,对参与本次活动的老师表示衷心感谢和敬意,本次活动时间紧,去时就买好了回来的车票,来回四天,没有时间游览南京上海的风景名胜,而老师们毫无怨言,认真参加各项学习活动,回来之后,按学校要求认真完成“三个一”(作一场专题汇报、写一份专题报告、上一堂汇报课)工作,确实令人感动和敬佩,在此再次表示非常感谢! 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