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南十大教育新闻、十大教育新闻人物揭晓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杨长伟 更新时间:2013-1-7 阅读:30963次 |
||
由湖南教育报刊社、为先在线、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教育网联合组织的2012年湖南十大教育新闻、十大教育新闻人物评选12月30日正式揭晓。 本年度湖南十大教育新闻是: 1. 全省教育系统大力推进思想作风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2年6月28日,全省教育系统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紧紧围绕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大局,改进作风,求真务实,提高教育决策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进一步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工作巡视制度、教育行政部门督政制度、领导干部约谈制度、行风评议制度、教育工作问责制度,形成了狠抓思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为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2. 科技创新持续发力,高校对接产业助推“四化两型”建设。 湖南21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由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领衔的“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我国钨资源使用年限由原来的不足5年延长到25年以上提供了技术支撑;湖南大学教授、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柯敏主持的“纳米尺度和分子水平上生物信息获取的新原理与新方法”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2012年,一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平台和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湖南高校,产学研经一体化结合更加紧密,全省高校对接产业助推“四化两型”和“四个湖南”建设持续发力,成效显著。 3. 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间,教育部向全国推广湖南职业教育信息化模式。 全省职业教育依托个人学习空间建立云服务平台,积极探索以空间教学为核心的职教新模式,在实现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学资源网络化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力地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年内,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先后三次到湖南实地考察教育信息化工作,每次都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湖南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树立了学习榜样,作出了重大贡献。2012年9月5日,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柯敏代表湖南作了典型发言。10月26日,教育部以湖南为现场召开全国教育信息化研讨会,“湖南经验”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同。 4. 放低门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中考实施办法出台。 2012年12月下旬,备受关注的《湖南省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办法》正式出台。至此,长期以来阻挡外地生源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户籍限制得以打破。与之前其他省市出台的异地高考中考方案相比,“湖南方案”门槛更低,不仅实现了外籍生源的全覆盖,而且随迁子女报考手续更简便,能确保他们能顺利地参加高考中考升学考试,充分彰显了教育民生情怀。 5. 水陆并举,全力确保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车(船)安全。 2012年,省本级财政安排以奖代补校车(船)工程专项经费1亿元。1月10日,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用车(船)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总结推介了“望城模式”、“溆浦经验”,要求全省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并完善本区域校车(船)管理与运营模式,全力确保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交通安全。 6. 加强管理,6888所学校155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受益“营养改善计划”。 2012年春季开学以来,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37个县(市)的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全面启动,共落实中央和地方补助资金11亿元,惠及37个试点县(市)的6888所学校155万名农村中小学生。营养餐供餐模式由“牛奶+X(点心、水果)”逐步过渡到食堂供餐,在种养、采购、加工配送等环节层层把关,严格控制食品安全,使学生营养得到进一步改善。10月25日,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现场会在炎陵召开。 7. 出台学前教育新政,贫困幼儿每年补助千元。 2012年,我省出台学前教育新政,明确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在园贫困家庭幼儿每年可获1000元补助金,2012年惠及163万多在园幼儿,切实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问题。我省由此实现了教育资助政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 8. 促进教育公平,制定义务教育教师均衡配置时间表。 2012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大范围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均衡配置工作,46个试点县(市区)步入改革“深水区”,城镇中小学教师评中高职称须服务农村一年、中小学教师在同一学校任教一定期限后必须进行轮岗交流等刚性举措的实施,对强化教师区域管理起到了强力推动作用,试点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城乡、校际之间差距明显缩小,教师配置基本均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9. 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加快,5所高校进入一本招生、3所高校接受升本考察。 2012年,全省高考录取新生31.35万人,录取率为86.4%,比2011年提高0.4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为提升我省高等教育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稳定省内生源,吸引省外优质生源,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平和教学质量,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5所二本高校调整到本科一批录取,湖南一本录取院校数量由此增加至10所。12月,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来我省实地考察评议邵阳医专并入邵阳学院、怀化医专申报本科和长沙师范学校申报本科工作情况。 10. 扩大教育开放,教育部与湖南省政府签署合作共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 2012年12月,教育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教育部支持湖南立足教育国际化实际,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生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汉语国际推广等改革试点工作,提升湖南省教育国际化水平,扩大湖南教育对外开放程度。 本年度湖南十大教育新闻人物是: 1.毕明哲:8年背残疾同学 行走千里求学路 毕明哲,保险职业学院2010级国际商务1班学生。为了一句曾经许下的诺言,从初中到大学,从临湘到长沙,8年来,他背起患先天性肌无力症的同学往来求学之路,风雨无阻。 2. 张尧学:锐意改革创新的大学校长 张尧学,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位中国首台路由器、路由交换机发明者的计算机“院士”,这位曾担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大学校长,一路走来,都有改革创新做伴,2011年11月担任中南大学校长以来,从力推最年轻的刘路研究员,到毕业典礼那场新词潮涌的演讲,再到推出一揽子改革计划,引来社会各界热评如潮,让人们看到解决“钱学森之问”的希望。 3. 兰朝红:以普通中小学教师身份出席党的十八大 兰朝红,城步县儒林镇中心小学教师。因为特别优秀,她从湖南省5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中脱颖而出,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因为特别亲和,孩子们都亲热地叫她“兰妈妈”;因为特别敬业,同事称她是“可亲可敬的快乐校长”。 4.蒋小贵:为建校而殉职的乡村小学校长 蒋小贵,宁乡县青山桥镇楼霞学校校长。2012年12月11日下午放学后,为了扩建学生活动场地,节省办学经费,他亲自带领教师们冒着寒风拆除老旧的围墙,因围墙突然倒塌,他不幸以身殉职。两天后,他的学生、同事和数百名村民自发为他送行。 5.汤光览:一个脚趾撑起一所乡村学校 汤光览,湘潭县石鼓镇将军学校校长。1979年被查出患有“双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他,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他踉跄万里,跑坏了十几双布鞋,筹集到了10多万元的资金。2010年,他所在的小学成为当地条件最好的,而他的脚趾只剩下了一个。2012年9月他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中央电视台推荐其为“2012感动中国候选对象”。 6.吴建辉、吴志显:最美乡村教师演绎“凤凰传奇” 吴建辉,凤凰县第二民族中学教师;吴志显,凤凰县千工坪九年制学校教师。他们于2003年创办“助苗网”,以网络为支点,带动社会力量,10年来募集善款500余万元修葺了8所学校、新建了4所希望小学,并资助3500多名家庭贫困的孩子完成学业,写下了凤凰传奇,被央视誉为“最美乡村教师”。 7.许令玮:长郡学子获邀参加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许令玮,长沙市长郡中学2012届高三毕业生,现为北京大学大一学生。曾在第11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获一等奖,2012年5月赴美参加第63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他的科研项目《中国洞庭湖湿地血吸虫病传播源的以蜣控疫生态治理研究》获得铜奖。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推选他作为中国青少年的唯一代表参加了20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青年科学研讨会,并出席了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与晚宴。 8.吴立强、李进:“爱心寒假”引发“全家福效应” 吴立强、李进,湖南科技大学大学人文学院学生。2012年寒假,他们带着“免费拍照,现场可取”的大纸板,走进贵州的雷山、织金、安顺和云南的武定等边远贫困县,叩开了大山深处60多户农户的大门,拍摄了68张全家福。26天时间里,为了省钱,他们在河畔冰冷的睡袋中睡觉以致感冒;为了继续自己的梦想,他们曾到当地煤矿去打临工,用赚来的几百元钱继续拍摄。他们说,有一种精神叫做坚持,坚持乐观向上,坚持朴素与正直,坚持爱与善。 9. 常小荣: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学教授 常小荣,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高校教学名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及学术带头人等诸多头衔凸显的是她的身份;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等诸多荣誉奠定的是她学术的厚度;而始终坚守在人民教师的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践行着“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的诺言,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就了她人生的高度。 10.陈红喜:给特殊孩子打开人生另一扇窗 陈红喜,安乡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因为突然失聪,师范毕业的他经历了黯然的10年;当人生境遇柳暗花明时,他毅然选择讲台,用爱心和绘画给一群特殊孩子打开人生另一扇窗。这个特殊教师和他的那群特殊孩子描绘出了世界最真最美的特殊教育图景。2012年12月,他和其他19名优秀乡村教师获得第六届运达喜来登乡村教师奖。(李旭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