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德育管理创新及智慧型班主任成长的思考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黄立志 更新时间:2013-5-27 阅读:36674次 |
||
对德育管理创新及智慧型班主任成长的思考 绥宁一中 黄立志 关于班级制度建设 一、班级制度的作用 1、劝阻未必对所有人都有用,遇到了不听话的学生,就没有办法了。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规则管理班级,规则就是一种比说教有力得多的“武器” (如零食与手机管理问题)。 2、制度是否压制了学生的自由和个性发展? 如果对自由不加限制,那么任何人都会成为滥用自由的潜在受害者。没有规则,管理班级、教育转化学生基本靠说教。这样的班级管理是低效的。 班级里不能有任何一个人有不尽义务的特权,班主任有责任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确,有些事不是你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是你必须要做。 3、良好的制度能激发学生人人争先。 案例:班级工作招标会(许多教室无人管电扇)、班级月度风云人物评选(表彰上要尽可能隆重)、每期班级作文专刊的创办。 二、班级制度的特点 1、体现民主 首先,班级制度的制定过程应该是民主的。制定班级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学生主体、班主任主导”。 一种很重要的工作方法就是“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商议制定制度”。只有学生在班级制度的问题上有发言权,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接受。但是,由于学生是未成年人,思想尚未成熟,所以,也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制定,班主任还要起到重要的监督、引导、指导作用。 只有学生参与了制度的制定,制度才会显得有生命力和可执行力,对学生自主、自律的教育才会真正有效。 2、公平正义 制定并执行制度,不是为了压制学生、制服学生,而是为了在保障个人利益的前提下,让所有人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班级制度要主持正义,是“善”的制度。 关于班级精细化管理 1、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精”是指少而精,并不是指事无巨细,所有的事都要管;“细”不是指抓小事,而是指注重细节。 2、要实施班级工作精细化管理,就要将班级工作学会分类,各司其职:①班主任必须亲自做的。②班主任和学生均可做的。③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做的。 班主任要学生逐渐将②转换为③,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过度精细化不是管理是控制:一般来说,班级制定规则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精神。但班主任老师应只设计必要的、起码的行为规则,要避免规则泛滥,不滥用规则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管理,规则之外要存在相对松快的自由空间,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自由发展,一味采取外在的管制可能只会培养出一些服从规范的“奴隶”。 关于班级管理的理念 1、好的管理是学生广泛参与的管理。 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所有管理策略顺利实施的关键(班主任应该是公关高手)。 3、学生的主动性不是靠说教调动的,而是靠方法调动的。 4、班级管理最重要的武器是―-“评价”。 你要塑造什么的人,就要有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体系),要在班级制度上予以体现。 5、让学生有尊严地生活----学生应享有的权利。 班级管理制度本身应该是体现尊重学生权利。如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多,教育学生有尊严地生活显得很重要。 6、学生在班级里必须承担责任。作为集体的一名成员,他必须尽到一个学生的基本义务,即“我必须做什么”。 7、学生是看不住的,学生总会无是生非,要有制度来管,要使其进化为自律。 8、每一个孩子的存在都要让其感到这个班级离不开我。 9、教师的威信是建立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既能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又敢于坚持原则的教师,威信则高。 10、教育是“慢”的教育。 而我们太急于求成:今天教育了,就期求变好了,那教育也太简单了。学生是反复无常的人,往往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尽量减少或避免教育失败。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教好,但我们应当努力去教好每个学生。 成功的班主任这样做 1、三思而后行: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换位思考,要让学生接受我们的教育,就要让学生接受我们这个人,和学生关系僵或暴风雨般管理后撒手不管会影响管理效能。 2、要善于把握教育节奏。 了解学生所处的道德、心理发展水平,尊重规律、循序渐进。 有的班主任教育学生时机不对:如一谈就是一个小时。要短时多次,把握教育节点,有时一句话会让学生感觉到你时刻在关注他。 有的班主任教育方法缺乏变化:要让学生有惊喜,有新鲜感。 3、端正教育观念、公平看待学生。 优生与差生犯同样的错,你会同等对待吗? 4、淡化权威意识、增强服务意识。 管理学生不能只靠压,应低首下问。 5、了解学生个性,克制自己的脾气。 要学会在学生面前,保持冷静,对学生要有耐心,允许申辩,认真倾听。 6、不要因为一个学生问题而影响一个班级,不能让他成为班级的焦点人物,那样更容易刺激当事人,做出出格的举动。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学生会很反感。 7、任何一个问题学生,内心都有一个难以触摸的伤病。 8、强势的班主任,有时要在学生面前示弱。你示弱、学生就会示强,就会出现成长的机会。 9、充分信任学生,让其在班上各司其职,既可以锻炼学生,又可以改善师生关系 10、不要当众批评学生应成为一项制度,批评学生要用中性语言 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不允许孩子犯错误。批评要以信任为基础。如果不相信他能改正,又何必去批评呢? 批评的目的是启发觉悟,不是为了伤人自尊心,不是为了解气。语言要有分量但不伤人,求效果而不是求痛快,这是讲目的。 11、青春期 (早恋问题) 教育要领:男孩要培养其责任心;女孩要培养其自尊心。 重视“家”的建设----班会课 主题班会——解放学生的嘴和脑,让学生在讨论、思索中学会选择。 班 会 课----班级文化建设的殿堂。(春的絮语---送给女孩子的主题班会) 为什么人们常说“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己的土窝”?因为土窝再破,也饱含 自己的心血。而皇家花园再美丽,也是人家的,里面没有我们的付出,我们便只有羡慕,没有爱。让学生在付出中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家。 爱一个“家”程度的深浅,在于你为这个‘家’付出的多少,付出越多, 才会更加深刻地爱它。 李镇西老师说:我喜欢与“后进学生”们“吃喝玩乐”:星期天,和他们一起去公园,在草坪上摔跤、斗鸡;假期,和他们一块儿徒步去郊外旅游,在田野追逐;他们有了学习上的进步,我带他们去吃火锅以表庆贺……也许会有教育者指出我的教育“太庸俗”,但我认为教育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不但是无 比幸福的,也是无比高尚的. 结束语 做人师的过程,就是彰显人格魅力的过程,教育的核心是对被教育者人格心灵的唤醒。 我为什么这么快乐,因为在我心中没有坏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