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子王馨(侗族歌王)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黄荣华 更新时间:2016-9-2 阅读:42481次 

绥宁一中优秀学子-王馨(侗族歌王)

王馨,侗族,湖南邵阳人。父亲王周琦,洞口人,是一名优秀的水彩画家;母亲龙水红,绥宁人,是一位美丽贤惠的侗姑。而王馨,则是2016年中央电视台《寻找刘三姐》第三季全国总冠军,并曾在2014年中央电视台争奇斗艳少数民族歌王争霸赛中,荣获侗族歌王称号。王馨出生在雪峰山下的“蜜橘之乡”湖南洞口,是地地道道的侗族女孩。王馨从小能歌善舞,人美嘴甜。绥宁县东山侗族乡的外公外婆视若掌上明珠,给她取了个侗族名字“北娃”。“北娃”的侗语意思是“最美丽的花朵”。 


“最美丽的花朵”开在山区,开在侗乡。如今,开在了北京,开在了令人瞩目的音乐舞台上。出身草根的王馨,2002年来到绥宁一中初134班学习,班主任杨其林说,她学习认真刻苦,品学兼优。音乐老师艾四松教其声乐,见她乐感极好,于是全力培养。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她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音乐附中。3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该校音乐学院。现在是该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师从于著名的鄂温克族女高音歌唱家、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乌日娜。


进京之前,王馨是学舞蹈的,唱歌并不是特长。王馨对当时的场景记得很清楚。
特招的时候,在学校的18号楼3层的音乐厅。很多父母陪着孩子来考学。王馨说:“他们一看就是从小唱歌的。我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年龄小,不怎么懂事,心态比较好,我一上去就唱啦。我记得我唱的是宋祖英老师的《小背篓》吧。还有视唱练耳的考试,我以前都没有接触过 的。前后3次删选、出榜。每一次贴名单,我是又激动又害怕。”
忐忑不安的王馨,顺利地考上了音乐附中。她坦言:“第一次来北方,鞋穿得不暖,都冻脚。”

13岁就出来求学,还是女孩子。对于王馨,压力可想而知。
王馨每天都去琴房练习。对唱歌的人来说,都会遇到几个瓶颈期。这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她也经历了痛苦的历程。她说:“刚开始的时候,怎么唱都觉得不对、不舒服。唱高音,总是破。当时,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唱歌的这块料,我想还是回邵阳算了。”
后来,通过指导教师的细心调教,王馨慢慢地找到了正确的发声方法,越来越自信了。2006年,考到本科那一级,还是特招的10个人。王馨是唯一一个考上本校本科的。


考上本科,王馨唱的是侗族歌曲《侗锦、芦笙和兰花》,也是这次《争奇斗艳》61时唱的第一首歌。王馨说:“坚持下来了,还是对的。”
夺冠了,她依旧十分虚心
王馨成了侗族“冠军歌手”。她开心,家乡人更开心。
821日,王馨夺冠的喜讯一传出,洞口的朋友、绥宁的朋友、北京的朋友都特别激动,纷纷向王馨表示祝贺。

王馨向记者透露,这次央视节目播出,一个从小看王馨长大的爷爷,家里面看不到15频道,就跑到小区的传达室去看。王馨说:“我爷爷奶奶外婆家里都是农村的,也看不到。他们就提前一天去城里的亲戚家看。 有那么多人喜欢我,我真的觉得特别的幸运和幸福。”

王馨既兴奋,更冷静。她说:“其实,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参加这次比赛的每个选手,都有我敬佩的地方。杨胜阳哥哥是一名普通的炼钢工人,喜欢唱歌,声音非常通透。蒲紫薇姐姐是我们侗族有名气的歌手。她在台上非常地稳,很成熟。潘凤梅妹妹很有灵气,原汁原味,声音就像银铃一般。潘永华哥哥自己写歌,把侗族元素和民族唱法结合得很好。侗郎组合实力超强,自己写歌,舞台的感染力非常好。张永超哥哥唱歌很有我们侗族人的风味,他还会做服装……”
王馨几乎将她的“对手”赞扬了一遍。她说:“这次夺冠,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好好学习,相互交流,真正地去深入到我们侗族文化的骨髓里,加以创新,唱出新侗歌的风采。”

推荐使用Chorme或国内浏览器的“极(快)速模式”浏览 后台管理 主办单位:绥宁县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0739-7611972 湘ICP备14001922号-1  地址:湖南省绥宁县长铺镇工业街10号   湘教QS7_201311_00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