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秋风今又起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谢代政 更新时间:2011-12-30 阅读:34606次 |
||
萧瑟秋风今又起 谢代政 萧瑟秋风今又起,吹皱一池秋水,吹落一地黄叶。 萧瑟秋风今又起,中间多少行人泪。 秋风起时,浪迹天涯的游子马致远,还在踽踽独行。 向晚的日光昏昏沉沉,将一抹浓郁的惨烈的红,肆无忌惮地涂抹在天地间的每一道缝隙。那些斜挂在枯枝上的褐色藤蔓被风一吹,最后几片叶子在空中飘飘悠悠打了几个旋,一一落地。枝头是它的生命的喧嚣与留恋,却不是,最终的栖息地。 长路迢迢,青骢马瘦骨嶙峋,得得的跫音一阵一阵,沉沉地敲打着突兀的青石板,硌痛的恐怕不仅是马蹄,还有天涯浪子的无端的愁绪。此刻,大槐树下的家有炊烟袅袅升起吗?流水潺潺的河畔,有村妇捣衣声声吗?家人也许正倚在大槐树下,日日夜夜翘首盼望你的归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何日是归期,归期永无期! 山一程,水一程,日暮乡关何处寻?竹篱小院,细语温软,它滋润了游子的干涸,还是让他的乡愁他的脆弱很受伤?无法分清,只是一阵强过一阵的痛,撞击在心坎。 罢罢罢,任秋风萧瑟,任残阳如血,搀着瘦马和孤寂,继续前行。 秋风起时,名落孙山的书生张继,正蜷缩在孤舟一隅。 从长安看榜到现在,他一直一语不发,寸步未挪。十年寒窗,想象中插花游街的风流衣锦还乡的荣耀都没有上演,那么长那么长的榜纸,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姓名。经霜的秋 没有了诗意,只有彻骨的寒。 趁早离开伤心地。江枫如火,船行似风,来到苏州。可此地也非故土。夜来袭,残酷的坐着,聆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一寸一寸的啮噬,一寸一寸地消蚀,竭尽全力却无法抗拒。 想远离一切的山高水低,可秋风恼人,铺天盖地。此刻,万籁俱寂,喧闹的流水也无声。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唯有他,张继,还迷惘地睁大空洞的眼,醒着。清醒如群星消失的夜空里云雾缭绕的那轮明月,似乎盈满整个夜空,又似乎空空落落,一无所托一无所有。 月西斜,意兴阑珊。有鸟啼,是乌鸦。江岸,想已霜结千草;而江心,忽有渔火二三,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竭尽全力的撒网,也有空空而归的时候吗? 远处,寒山寺的钟声顺风而来,撞痛了张继的神经。有如醍醐灌顶,迅捷提笔,那无底的落寞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地宣泄于纸上。 该感谢秋风,让唐朝的皇榜上少了一个进士,文学的长河里却多了一道深刻的忧伤。 秋风起时,沦落成囚的后主李煜,犹在徘徊饮泣。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此情成追忆,不堪回首。 往事不堪回首,那漫漫日夜怎么过?白天,还可以透过重重院落高高藩篱,望一望巴掌大的蓝天,看偶尔的一朵云飘过。 夜,沉沉。独自倚着窗儿,守着枯灯,咀嚼着窗外的万籁俱寂如无底的深渊。阴风四处来袭,烛影摇曳,上下,左右,在窗棂格上飘忽不定。 夜,漫漫。告诫自己,独自莫凭栏。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枯坐的脚步忍不住徘徊。上西楼,月如钩。雕栏玉彻的往事,一不留神,就像按捺不住的春草,疯狂的滋生,蔓延。独自莫凭栏,独自莫凭栏,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如今,都随流水落花远去。 夜未央,雨潺潺,罗衾不耐五更寒。且忘此身为臣虏,一响贪欢。梦依稀,梦里犹记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梦里犹记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莫说,莫说,教坊犹奏别离歌。 莫说,莫说,垂泪对宫娥。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两三窠。细数梧桐兼细雨,愁;蘸着秋风,三杯两盏淡酒,换个无忧 【谢代政 绥宁一中语文老师,高一语文科目组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