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动作示范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伍贤斌 更新时间:2012-3-29 阅读:36191次 |
||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动作示范,从中可以了解示范的种类,示范的目的,示范的正确性,示范的位置、时间和方向,示范面的运用以及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等教学方法,从而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示范,示范的位置、时间和方向,示范面。 前 言 人们常说:“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成语中也有诸如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等,这些不同的说法,究其实质,都是强调了示范的重要性。 示范是一种直观教学方法,借助视觉、听觉、肌肉本体感觉等器官来感知动作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也就是教师(或指定的学生)以准确、优美的动作为范例,向学生展示所要学习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动作线路和方法,它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速度、节奏、幅度、要领和方法等,教师优美、准确的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和概念,了解动作的方法与要领,以指导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和进行技术练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做示范动作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 1、示范的种类: 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示范有完整示范、分解示范、重点示范、慢速示范、对比示范以及领做等: 1.1、完整示范:完整示范是指对单个动作,联合动作和成套动作从头到尾地进行示范,使学生对动作的整体有所了解,形成完整生动的动作表象。 1.2、分解示范:是对于结构和方向线复杂繁难的动作可分成若干部分或小节进行动作示范,有利于学生了解动作细节,掌握动作的准确性。 1.3、重点示范:是对动作的关键及难点部分,突出于其它部分进行示范,以增加其鲜明感,从而加强学生对该部分注意和理解。 1.4、慢速示范:是指延缓动作的时间特征,或者说,放慢动作的过程,使动作在学生的视觉中更清晰缓慢地反映出来,以利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加深动作的表象。 1.5、对比示范:是指用正确的示范动作与错误动作相对比,引导学生对正误动作的比较和鉴别,强化对正确动作的理解。 1.6、领做:领做是指学生与教师示范同步进行的练习,多用于基本体操及自由体操中的简单动作。 2、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教师每次示范都应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示范什么?怎样示范,要根据教学任务、内容、要求、教学步骤以及学生情况而定。在教新教材时,为了让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教师可先做一次完整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对动作的整体有所了解,形成完整生动的动作表象,一般的,对于新授教材动作及结构简单、难度较小的动作及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采用完整示范。随着教学进程,对关键及难点部分,可以分解示范或重点示范,突出于其它部分进行示范,以增加其鲜明感,加强学生对该部分注意和理解,一般的,对于结构和方向路线复杂繁难的动作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或若干小节进行示范;例如,在武术教学中,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可按攻防因素分节进行示范,具有顿挫性的动作。含有轻、重之分的动作可按轻、重对比因素划分动作细节,含有突然改变方向的动作按改变的部分划分细节,含有擒纵、拿打的动作按一擒一纵,一拿一打划分细节来进行动作示范。但是,在运用分解示范,注意不宜将动作分解的过细,完成合理的分解后,应尽快向完整示范教学过渡,应遵循“完整示范——分解示范——完整示范”的原则。有些动作的关键环节应尽量放慢示范速度,采用慢速示范,来延缓动作的时间,或者说,放慢动作的过程,使动作在学生的视觉中更清晰缓慢地反映出来,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加深动作的表象,同时,在慢速示范时可以边示范边讲解,效果更佳,这种示范可以加深对动作细节和技术关键的认识。当教材将要结束转入学习新教材之前,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正误对比示范,组织学生观察,进行分析对比,使之对动作加深理解,有利于预防和纠正错误,加速改进技术。这是提高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环节。当某一技术环节出现问题时,可以做重点环节的慢速,常速或定型姿势的示范。总之,在示范时,应根据动作技能形成各阶段的特点,做好有针对性的示范。在教学实践中第一阶段,要做好正确完整的示范,并结合生动、形象而简练的讲解,使学生建立完整正确动作概念。而在第二阶段除做正确完整示范之外,还应针对出现的问题做重点示范或错误动作演示,以利于预防和纠正错误,加速改进技术。在第三阶段示范较少,着重改进动作细节,强化动作技能。 3、教师做示范动作要正确: 示范动作的正确性,是体育教师应特别注意的,要按照技术动作的规范进行示范,力求示范的动作做到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看完示范后就产生一种跃跃欲试之感,不仅有助于学生去自觉练习,掌握动作,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了鼓舞动员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准备,不断提高示范的质量,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要注意示范的位置、时间和方向: 示范的位置包括讲解示范位置和领做位置。示范的时机要在学生最需要看示范的时候及时地示范。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和要求及学生观察动作的部位而定。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教师(或指定的学生)示范动作达到示范的目的和要求,教师应注意示范的位置,有助于提高示范的效果。教师的示范位置及示范方向决定于学生所站的队形,动作性质以及安全的要求等因素。 4.1讲解示范位置: 一般的,讲解示范位置有以下几种。①在横队的排头与排尾连线所构成的等边三角形顶点位置讲解示范。②在相对而立的二列式或四列横队中间空地上讲解示范。③使队伍成弧形,在中心队位置讲解示范。④让学生前排蹲下或前后排交错站立,教师在前边讲解示范。 4.2领做位置: 领做时,教师要根据动作及套路运动方向采取站在练习队伍的左前方或右前方。由于动作方向变化,必要时可以在队伍的四个角安排动作准确熟练的体育骨干同时进行领做,这样可使学生看清全部动作的变化路线,避免教师因调整领做位置而使动作节奏打乱或停顿。 5、示范面的运用: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清楚地观察示范的动作,突出示范的目的,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动作示范的示范面的运用尤其重要。一般的,常采用的示范面有“正面、侧面、斜面、同向(背面)、镜面等多种示范面。示范面能以镜面示范为最好,即示范者面向学生,动作方向与学生相反,其目的是显示左右运动的动作,如广播体操、徒手操等。但有的动作却不能如此。 5.1教授成套动作中的单一动作,常采用一个示范面或若干个示范面相结合进行动作示范。 5.1.1一般情况下,为了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或身体侧向行进的动作,可做正面示范,领做时也可做镜面示范。例如:健身操、篮球的左右滑步移动等。 5.1.2为了显示动作前后部位或身体正向行进的动作,可做侧面示范。例如:侧向滑步推铅球动作、急行跳远等。为了让学生看清身体正面和侧面部位细节的动作,可采用正面与侧面示范相结合。例如《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一段动作中的“马步冲拳”,利用正面示范或镜面示范可使学生看清马步两脚开立的距离,脚尖所指的方向;利用侧面示范可使学生看清马步时大腿与地面的平行、膝盖投影点不超过脚尖、上身挺胸塌腰、冲拳平直等动作规格标准。 5.2.3不能采用镜面和侧面示范,而方向、路线比较复杂的动作,可采用斜向示范。 5.2在组合动作,段落及整套动作领做时,常采用同向(背面)示范领做。例如舞蹈、武术等。教师在教授几个单个动作后进行组合动作练习或整段练习时,为了体现动作之间的连贯性,不能依照每一动作特点,一会儿进行正面示范,一会儿进行侧面示范,而采用背对学生领做的同向示范,学生可跟在教师后边模仿做动作的方向路线而运动。整套动作练习同样要采用同向示范的方法。 总之,要以使学生观察动作的面与学生的队列排面平行,使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为原则,并避免示范时学生面向阳光或迎风等。 6、教师示范要与讲解相结合: 教师的动作示范和讲解是不可分割的,往往两者结合起来运用。使学生的直观与思维相结合。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明确看什么?怎样看,怎样是正确的,怎样是错误的。以提高示范的效果,结合方式,应随练习的内容、对象水平等而有所不同。方法是:有时可先讲解后示范,有时也可先示范后讲解,有时还可以边讲解边示范。一般来说,对水平较低的学生示范是主要的,对水平较高的学生讲解是主要的,同时还要根据教材的难易来决定。 7、结论 示范是一种直观的、现实的,可供仿效的形象教育,它可以起到言行一致的导向作用,作为无声的教育,它比明理言志更为深刻、清晰;作为形象教育,它比轴象议论更生动、更具体、更感人、更具有说服力,作为现身说法的教育更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加强自身的学习,作出正确而优美的示范,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田径·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990、1991、1992年版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田径运动高级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年版 〔3〕体操教材编写组编,高等学校教材·体操(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 〔4〕田径教材编写组编,高等学校教材·田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5〕杨永惠主编,师范院校体育教材·武术·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第一版 〔6〕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体操·人民教育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