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杨长仁 更新时间:2012-3-20 阅读:31496次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绥宁一中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高一

学科

历史

日期

2011.9.8

周次

第2周

第  3  课时

主备人

杨长仁

参备人签名

课题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秦朝统一的条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史论结合、比较、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和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学难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特点

教具(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问题探究、课前自习

                 教     学     过     程(通案)

集体修改或个人探究

【导入新课】

从西周分封制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中间经过了群雄割据的春秋战国。战国后期,商鞅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国力跃居七雄之首。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开始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华民族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正如诗歌记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讲述内容】

一、秦朝统一天下的条件

1、诸侯纷争,人民渴望统一。

2、诸侯国数量减少,统一趋势日益明显。

3、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4、赢政的雄才大略。

5、商鞅变法给统一奠定了基础。

秦朝建立后,创制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这一制度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建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二是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是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

1.“始皇帝”的来历

嬴政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决定从三皇五帝的称号里摘出皇、帝二字合成一个新词“皇帝”,作为统一大王朝的君主的正式称号,称“始皇帝”。秦始皇帝的名号有两点含义:一是创立皇帝称号;二是其中含有序号,自己为始皇帝,以下顺序为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从此皇帝就成了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开始至清末,延续了二千一百多年。历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沿用了“皇帝”的称号。

提问:中国皇帝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

⒉特点

    (1)皇权至上

皇帝地位至尊。天子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皇帝权力至上。皇帝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皇帝拥有最高权力,比如最高决策权、政务的最高决定权、财政的最高支配权、立法和司法权、官吏任免权、军事指挥权,等等。皇帝是封建社会政治权力金字塔形结构的尖,他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的官僚机构来处理日常事务,实现政治统治。

(2)皇位继承制。

(3)皇帝终身制

另外,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三、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度

   ⒈三公九卿制的职能

三公九卿制是在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持军事。三公下面设置九卿。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延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

2.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中央设“三公”诸卿,构成中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上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最终使军国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中央设“三公”诸卿,构成中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

四、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⒈郡县制的职能

    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他们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实施的分封制被郡县制所代替,削弱了地方的独立性。三公、诸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

    2.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
    特点:官职有明确分工,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最终使最高统治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实质: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

四、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

秦的统一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那么秦朝的疆域相对前朝有怎样的变化呢?(投影显示《秦朝疆域》图,让学生注意秦朝疆域的外围颜色)

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概括出

积极方面:①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了条件;②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消极方面:皇帝权威的加强,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秦始皇大兴土木,增加徭役、赋税,超过了当时社会经济所能担负的程度,典型的工程是骊山陵墓和阿房宫。秦朝每年服役者不下三百万人,大量人口脱离生产,造成“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的悲惨景象(《汉书·严安传》)。赋税十分沉重。秦朝的赋税是前期的20倍,农民要将三分之二的收入交给政府。除此以外刑法严酷。如“族诛”“连坐”,死刑就有“腰斩、车裂、活埋”等。严酷的刑法使阶级矛盾激化,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秦短暂而亡。

【课后研讨】

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发掘一批竹简,其中记载的《秦律·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复月,毋敢业草为灰,取生荔,麛(卵)榖,毋……毒鱼鳖,置肼罔,到七月而纵之。……邑之近皂及它禁苑者,麛时毋敢将犬以田。”你能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吗?这说明了在当时的秦朝已经开始注重什么问题? 

思路:让学生在了解秦朝短暂而亡,刑罚残酷,暴政的同时,也了解秦朝注重环境保护的一面,以突破学生光通过教材了解知识,达到突破教材思维定式的目的。

【本课小结】

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扫荡了旧奴隶主贵族势力,完成了向封建制国家的过渡,加强了君主集权,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即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秦始皇首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择了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不管后来的封建王朝作了多少改革,其基本原则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西汉王朝建立后,刘邦承袭了秦始皇所开创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作业设计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推荐使用Chorme或国内浏览器的“极(快)速模式”浏览 后台管理 主办单位:绥宁县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0739-7611972 湘ICP备14001922号-1  地址:湖南省绥宁县长铺镇工业街10号   湘教QS7_201311_00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