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杨长仁 更新时间:2012-3-29 阅读:32799次 

绥宁一中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高一

学科

历史

日期

2011.929

周次

第5 周

第9 课时

主备人

陶宇明

参备人签名

课题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君主立宪制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教学重点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作用

教具(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法,情景设置,探究学习

                 教     学     过     程(通案)

集体修改或个人探究

教学过程

推进新课

    问题情境1:光荣革命

教师展示英国早期议会斗争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如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自由大宪章》;1640年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纪录片《大国崛起》中关于英国议会斗争的片段)。通过这些资料,学生对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关系有了最初的知识、经验的背景,在这一背景下,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光荣革命”一目,同时设置问题如下:

问题1:在和国王的斗争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何会结成同盟?

问题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斗争为什么能取得最后胜利?

问题3:光荣革命的结果是维持了英国传统的君主制,这一结果能不能说明革命失败了?为什么?

在学生自由讨论和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对问题答案归纳:

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都从事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有着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都是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所以能结成反对王权的同盟。

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斗争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得到了广大市民和自耕农的支持,所以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光荣革命保留了君主制并不能说明革命失败,这一结果沿袭了英国的历史传统,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的稳定,在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妥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维持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权。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讨论,激发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君主立宪制形成的背景,并自然过渡到对《权利法案》的学习。

问题情境2:议会权力的确立

在学习“议会权利的确立”这一目时,教师可采用问题情境的设置来梳理基本史实和突破重点难点。

问题一  结合教材《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回答:《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和权力各有什么变化?

问题二  在君主立宪制下,掌握国家政权的是哪些人?这一制度对英国以后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问题三  你认为君主立宪制对当时的英国来讲是最理想的政治制度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政治家,你有更好的方案吗?(教师可提示从英国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新旧阶级力量对比、历史传统、社会思潮等方面入手分析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原因)

对于前两个问题,主要以归纳、梳理教材显性知识为主旨。第三个问题则可以设计为开放式讨论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归纳,使学生认识到:受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新旧阶级力量对比、历史传统、社会思潮等历史条件的制约,君主立宪政体是当时资产阶级维护自己政治经济权利的最佳选择。并进一步得出认识:一个国家选择怎样的政体应从具体国情出发。

问题情境3: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对于第三目“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教学中尽量避免照本宣科,可以在学生泛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归纳法和角色扮演法使学生领会内阁制的含义和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

结构归纳:英国议会与政府的关系(由幻灯片展示,关键语句可由学生归纳完成)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由一名学生分别担任议长、首相、国王三个角色,其他同学作为他的后援团。三位同学分别就议会、内阁、国王的职能、权限作介绍。议长的发言是:议会人员的构成和权限。首相的发言是:我是如何当选的,我有哪些权力。国王的发言是:我是怎样当上国王的,我有哪些权力。同时三者也可就某个政治问题展开辩论(如是否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在模拟辩论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调控,并抓住时机引发双方辩论中的矛盾,使学生深刻体会各个成员所具有的政治责任和权力。

拓展探究:

一、假如让你组建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你认为需要哪几个机构?请你设置一下他们的各自的职能。

二、18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和内阁制度逐步形成和发展,同时期的中国号称“康乾盛世”。

请思考后完成:

(1)中国古代哪个朝代开始设立内阁制?当时在位的最高统治者是谁?中国古代的内阁制和英国内阁制有何根本区别?

(2)17、18世纪英国在推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而同时期的中国又是如何?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历史发展趋势?

课堂小结

可以让学生来归纳本课内容的重点,并当堂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由师生共同解答。本课主要内容:1688年英国经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逐渐形成了政党政治为基础的议会责任内阁制。议会是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而且必须对议会负责。“内阁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议会君主制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推荐使用Chorme或国内浏览器的“极(快)速模式”浏览 后台管理 主办单位:绥宁县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0739-7611972 湘ICP备14001922号-1  地址:湖南省绥宁县长铺镇工业街10号   湘教QS7_201311_00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