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命题、试题答案分析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杨长仁 更新时间:2012-3-29 阅读:31867次 

绥宁一中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高 一

学 科

历 史

日 期

2011.10.12

周 次

第7周

第12 课时

主备人

陈 红 艳

参备人签名

杨长仁  陶宇明

课题

第一次月考命题、试题答案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考试检测前阶段的教学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检验学习效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分析非选择题

教学难点

选择题、非选择题的答题方法

教具(教学准备)

教法、学法

分析、启发

                 教     学     过    程(通案)

集体修改或个人探究

一、命题范围:第一、二单元

二、考试时间:10月15、16日

三、时量:60分钟

四、总分:100分

五、答案分析:见试题卷

高 一 历 史 第 一 次 月 考 试 题

时量: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把答案序号填在答题卷的表格内。)

1.中国古代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A、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是历史的大倒退C、标志着早期国家形成 D、阻碍了社会进步

2.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严格的等级,以下序列正确的是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卿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大夫

3.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4.《史记·殷本记》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这是指

①宗法制遭到破坏  ②分封制遭到破坏  ③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  ④郡县制受到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

A.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6.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些文物最早出现于(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元代

7.《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8. 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削弱了皇权  B.打破了门第限制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9.“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10.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最早具有监察百官职能的官吏应是

A.节度使       B.御史大夫    C.提刑按察使司   D.刺史

11.以下对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中央设置的“三公”是通过分科考试办法选拔的

B、汉朝的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举人才为官的制度

C、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选官

D、科举制度形成于隋炀帝时期,其开始设立进士科

12.“(周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 ……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封弟周公旦于曲阜……”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

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功臣

13.“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 、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

14. “她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文中的“她”指

A.古中国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埃及

15.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雅典是小国寡民城邦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16.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是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的统治 D.公民大会的设立

17.雅典民主“黄金时代”的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18.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的“人民”是指

A.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雅典妇女 C.外邦人  D.奴隶

19.下列内容属于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是

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B.实行“陶片放逐法”  C.废除债奴制   D.发放“观剧津贴”

20.中国最古老的飞天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终于变为现实。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汉文帝名刘恒,为避帝讳改名为嫦娥。这件事情反映出 

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B、皇帝权力受到侵犯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D、百姓对汉文帝的尊敬

21.《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的利益

C.本质上维护贵族的利益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22.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23.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这里的“保护人”实际上是今天哪种角色的雏形

A.法官   B.陪审法庭成员      C.律师  D.公诉人

24.“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

A.习惯法体系  B.公民法体系    C.万民法体系   D.自然法体系

25.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

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利  B.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C.揭露和批翔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26分)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4分)图示二、图示三所示的朝代开始继承并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2分)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6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6分)

(4)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4分)

27、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后,回答问题:(24分)

(1)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能够耳闻目睹的秦始皇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9分)

(2)简要概括唐太宗时期强化皇权的措施及其作用。(6分)

(3)假如你是生活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公民,你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亲身的感受,为了鼓励公民参政,邀请公民观看戏剧,当政者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4)图三和图四所示君主基本上生活在同一时代,此时两国政治体制最根本的相似点是什么?(3分)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查士丁尼为后世留下的最深远的文明遗产是什么?(3分) 

                 高 一 历 史 月 考 参 考 答 案

26题(26分)

(1)图示一秦朝、图示三元朝;(4分)。图示二、图示三反映的制度是科举制。(2分)

(2)“上”是指秦始皇。(2分)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2分)

积极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6分)

(3)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2分)

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2分)

材料四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2分)

(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4分)

27题(24分)

(1)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制定严酷的秦律。(9分)(答出3点即可)

(2)三省六部制。(2分)特点:通过分散相权,使之互相牵制,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皇权。(4分)

(3)发放观剧津贴(3分)

(4)君主专制。(3分)遗产:罗马法(或《查士丁尼民法大全》)。(3分)

板书设计

布  置  作  业

教学反思

推荐使用Chorme或国内浏览器的“极(快)速模式”浏览 后台管理 主办单位:绥宁县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0739-7611972 湘ICP备14001922号-1  地址:湖南省绥宁县长铺镇工业街10号   湘教QS7_201311_00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