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外交新局面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杨长仁 更新时间:2012-3-28 阅读:30237次 

绥宁一中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高一

学科

历史

日期

2011.11.22

周次

第17周

第30课时

主备人

陶宇明

参备人签名

杨长仁  陈红艳

课题

开创外交新局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与中国新时期全方位外交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角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

教学重点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教学难点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教具(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讲述法、比较法、历史资料分析法、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通案)

集体修改或个人探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进入到70年代,中国外交局面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从而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这个时期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就?怎样取得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探究的主要问题。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合作探究】1:“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有什么影响,国际关系将有什么变化和发展?”

设问: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何意义?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设问:尼克松总统到访时曾对周总理说“I  am  very  happy”。美国从最初不愿意同中国交往到现在为什么又愿意同中国交往呢?对于中国来说,为什么想同美国这个宿敌改善关系呢?

【合作探究】2:指导学生阅读:P113“学思之窗”及思考题 

过程

(1)试探之旅-- “乒乓外交”

(2)旋风之旅-- 基辛格秘密访华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

意义: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合作探究】3: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什么?中国在此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怎样的?《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否表示中美关系已经完全正常化?

4、中日关系正常化

(1 )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及条件

(2)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5、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设问:进入到70年代末期,我国外交政策有什么调整吗?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新的建树?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依据:

(1)国际: 

(2)国内:               

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新时期外交成就

【合作探究】4:中国的多边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来展开的原因是什么?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成立并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时间:2001年10月

地点:上海

与会者: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 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

文件:《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性质: 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意义: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推荐使用Chorme或国内浏览器的“极(快)速模式”浏览 后台管理 主办单位:绥宁县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0739-7611972 湘ICP备14001922号-1  地址:湖南省绥宁县长铺镇工业街10号   湘教QS7_201311_00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