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上期教研工作设想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杨昌达 更新时间:2012-5-21 阅读:32341次 

 

一、2011年度教研工作回顾及存在的不足

1、上年度个人积极参加教研教改

走上教务处教研副主任岗位一年以来,我积极参加教研教改。参与的《新课标下的“三课一主题”教学模式研》究获省二等奖,《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立体实施模式研究》获省一等奖。申报的历史组课题《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已获通过。撰写的论文《新课改下边远山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获国家级二等奖,并发表在《中国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丛书上,《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获省论文大赛一等奖,并被教师杂志采稿,录像课《罗斯福新政》获国家级教学比武二等奖。

2、上年度学校开展的教研教改工作及成果

(1)教学比武:

遵照唐校长和贺校长的指指示,组织开展了“全体教师高效课堂教学大比武”,45岁以上的老师上示范课,45岁以下的老师上比武课,获得圆满成功,袁永青、肖建均分别获文理科特等奖,一中教坛涌现出了一批青年才俊。刘先茂、肖建均老师的实验教学设计获省一等奖,同时他们俩人的实验教学设计比武课获市一等奖。陈红艳老师参加省教学比武获省二等奖,黄建华老师参加市教学比武获市二等奖。杨昌达教学比武获国家级二等奖。

(2)教学论文:

    本年度我校共送交87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7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2篇。省级一等奖21篇,二等奖18篇,还有部分送评论文未出来评选结果。发表国家级论文3篇,省级论文8篇。

(3)学科竞赛:

本学年度我校积极开展各类竞赛活动,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校内竞赛,上期举行了高一地理知识竞赛,高一作文竞赛,高二古诗文默写竞赛,高二政治时事竞赛,高二数学竞赛。下期举行了第七届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我是一中人”征文,绥宁一中软硬笔书法书法比赛,高一高二数学竞赛,高一《走近地理》知识竞赛,高二英语演讲比赛,政治学科知识竞赛,高一高二物理竞赛等等。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如丁玲文学奖写作大赛,绥宁县写字比赛,省教科院组织的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竞赛,英语能力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喜结硕果,我校申芳芝老师指导的唐雨双同学获全国一等奖,袁鹏老师指导的杨泺陈同学获全国二等奖,胡培英老师指导的于梦霞同学获全国二等奖。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我校于成基老师指导的刘泊宏同学获省级一等奖,陆有方同学获省级二等奖,龙波同学获省级三等奖、市级奖若干。生物竞赛袁志刚、糜贤德老师指导学生获省三等奖三个、市级奖励若干。2011年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光辉的旗帜”读书征文活动,我校蒙永春主任指导的孙梦蝶同学获国家级特等奖,匡文鸿老师指导的罗琪同学获国家级二等奖,杨忠老师指导的杨雅健同学获国家级三等奖。(数学竞赛结果还未出来)

(4)社团活动:

    我校共有各类社团11个,学校利用第九节课和其他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本学期女子排球队在邵阳市排球赛中获邵阳市第一名,男子排球队获邵阳第四名。田径队参加市运动会获第三名,并破二项市记录,这都是绥宁一中从未有过的好成绩。体文组也被评为市优秀教研组。科技活动社团积极开展各项科技活动,如在校园内寻找植物测量其鲜重与干重的比例关系、调查全县小水电的分布与发电量、并在体育艺术馆建成“百竹园”科技活动基地。新竹文学社全面升级,一改过去断断续续的局面,并出版彩刊,受到县宣传部高度赞扬并主动提出愿我们帮助申请全国优秀中学校园期刊。舞蹈社团经常参加绥宁县大型活动。

(5)集体备课:

     本学年度,我校进一步规范学校集体备课。制定《绥宁一中集体备课管理制度》。做到“四定”: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五备”。具体流程为1.主备先行,2.集体讨论,3.二次备课,4. 教学反思。逐步走出“集体备课”的误区。另外在6个备课组试点推行电子文档备课,电子文档教案。

(6)继续教育与外出考察学习:

     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更新。上学期高一年级派了11位老师到南京参加全国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到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管理经验。暑假分批派出42人参加邵阳市继续教育培训。下期派出高一年级4位老师参加北师大主办的骨干教师培训。高三年级派出20多位老师参加高考研讨会。

(7)课题研究:

我校原史地组承担的省电化教育馆十一五课题“新课标下的三课一主题教学模式研究”获二等奖,承担的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十一五课题“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立体实施模式研究”获一等奖。2011年又申报了语文组、历史组、地理组的三个课题,并获得批准通过。

(8)校本教材:

    数学组的高二学考校本教材已使用一年,师生反映很好,地理组、英语组本年下期也开始使用高二学考校本教材。

   总之,在教育局年终绩效考评中受到好评。

3、存在的主要问题:

(1)集体备课仍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2)高效课堂仍然未能深入课堂

(3)老师们撰写论文的积极性仍待提高(尤其是发表论文不多)

(4)部分社团的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二、本学期的教研工作设想

1、加大集体备课监管力度

去年试点的电子文档备课方式有一定优势,许多老师也很欢迎,但限于学校财力不足(上期试点的几个备课组共开支3000多元),加上难以监管(个别组完全从网上下载,教案检查不方便等)。本期对集体备课稍作调整:高三年级仍然用上期的形式,高一高二则不再试行电子文档格式,还是用最初的手写稿,但具体要求与上期一致。做到“四定”: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五备”。具体流程为①主备先行,②集体讨论,③二次备课,④ 教学反思。具体见集体备课本首页的绥宁一中集体备课管理制度。过程监控:1、每次集体备课前必须到付爱香或李喜红老师签到,集体备课两节课后到两位老师处签离。付爱香、李喜红两位老师一定要把握时间,备课老师一定不能提前离开;2、付爱香、李喜红两位老师在老师签离时还要检查备课大致内容;3、教务处3位主任会不定期进行巡查,发现一次扣除当次备课补助,付爱香、李喜红两位老师不按规定登记也要扣除相关登记补助;4、第4、8、12、16、20周五晚上教务处组织教案检查时把集体备课本上交进行质量检查考核,发现不合格集体备课教案扣除当次备课补助。

2、全面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深入课堂

   高效课堂教学在现在的高二年级学习洋思中学经验以后曾推行过一段时间,但现在的高一年级推行力度不大。唐校长在《2012年工作指导意见》里明确指出,校本教研的两大主题是:①改进课堂结构②优化课外作业。本期高三年级工作重点是高考,高二年级工作重点是学考,所以高一年级必须大力推行高效课堂教学。可以施行20+20的教学模式,也可施行10+30的教学模式。总之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去尝试一下,探索一下。本期高一年级每个学科必须以备课组为单位,推选一位老师上好一堂高效课堂公开课,并录像上交教务处上传到校园网站,并每人上交一份教学设计或课堂评析或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材料。拜托高一年级组长和各位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督查并带头推动。

3、编写2011年度教育教学工作汇篇

   本期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一中力度,编写2011年度教育教学工作汇篇,命名《活力一中》或《魅力一中》。把2011年度学校工作的亮点、特设汇编成册。希各位组长积极参与。鼓励年轻教师论文、体会、教学设计、参加相关教学比武,更希望各位学科带头人写出更多高水平的论文。唐校长对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做了“三要求”“十会”的具体要求(“三能力”是指学习研究能力、智慧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十会”是指会研究教材、会分析教材、会用好教材、精选习题、会自我反思、会出一套有水平的试卷、会高质量的分析试卷、会在分析试卷会上作一次精彩发言、会上一节有水平的示范课、会写一篇像样的文章)。这方面我认为二小的《校园拾萃》可以做为我们编书的蓝本。力争在本期下乡招生之前出版,到时可到各大中学宣传推介。

4、课题研究

   袁史地组两个省级十一五课题分别获省一等奖、省二等奖,并受省教科所通报表彰。今年是十二五课题开局之年,我申报并获通过的三个课题(语文组、地理组、历史组各一)希望在各位课题组长带动下正常有序地开展研究活动。其他各教研组要有校研究课题,要具体,切合实际,重效果,能推动学校的教研教和高效课堂教学。

5、学科竞赛活动

    本期学校工作重心是高考、学考、招生。所以本期学科竞赛活动主要是积极参加省市主管部门组织的数、理、化、生、英语能力等竞赛。学校原则上不举行校内各项竞赛,以后校内竞赛一般放每年度的下半年,一般每学科只举行一次竞赛,原则上在期末前一个月停止竞赛活动。

6、出台优秀教研组评比方案,推推进学校教研教改

   去年体文组被教研室推选上报市优秀教研组,材料很扎实到位,但是地理组材料也很不错,当时学校难以定夺,所以最后只得由教研室推选。为加大学校教研工作的力度,推动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提高,很有必要制定一个硬性亮化的优秀教研组评比奖励方案。绥宁一中优秀教研组评比方案(讨论稿)已出台,希望大家认真讨论并提出宝贵意见,争取本学期正式出台。

7、加大社团活动管理力度
   去年一些社团如科技社团、新竹文学社、动漫社团,英语角、排球队等活动开展良好,但也有一些社团没能坚持,龙头蛇尾。本期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希望各位组长去积极推动,时时去关心过问一下。

                                                        2012年2月8日

推荐使用Chorme或国内浏览器的“极(快)速模式”浏览 后台管理 主办单位:绥宁县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0739-7611972 湘ICP备14001922号-1  地址:湖南省绥宁县长铺镇工业街10号   湘教QS7_201311_00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