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快乐、幸福的信息技术老师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周玉梅 更新时间:2012-12-2 阅读:32848次 

做快乐、幸福的信息技术老师

周玉梅

10天的国培学习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聆听了专家们的讲座,观看了一些名师的教学案例,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到了自己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对自身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学习既是教育的责任也是教育的义务;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明确的理解,教学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下面是我学习中的收获:

  (一)《专业标准》详细阐述,指明终身学习之路。

  终身学习是我们每位老师都知晓的词语,我们也知道终身学习的必要性,但真正落实到行动的时候,有人会三分钟热血,然后心生倦怠;有人会茫然而不知所学,缺少方向性。《教师专业标准》详尽地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维度、十三个领域,进一步强调了教师终身学习的紧迫性,明确指出了教师应当修炼的专业技能。学习了《教师专业标准》,使我更加明确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当做哪些领域的修炼,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感到自身专业发展的任务很重,时间也很紧,自己离一名现代合格中学教师的标准还差得很远,为了自己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学习既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教师的使命,我们没有理由推卸。《标准》指出,在教师个人的发展方向上,学生、技术、过程是我们教师需要加强的地方;认识、态度、通识是我们的底色;在行为上,对学生、对同事、对家长、对社会,我们应有我们独特的“范儿”。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将勤于思考,真实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走好终身学习的每一步,走好专业成长的每一个台阶,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二)《新课标》解析示例,点拨有效教学之法。

  《新课标》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还有前沿新技术,这几个方面,为我们解读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使我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引发我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整体思考,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把整体目标,实现面向全体与关注差异的和谐统一。强调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重点指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除了教知识、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教信息思维,数学思维方法的教育要从数学思想和思维经验两方面得到加强,在教学中,我们应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就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使我们明确在小学数学课上,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让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新课标》除了有对理念的分析和解读外,更有生动而富有代表性的案例说明,课程内容贴近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借鉴性强。

  (三)“职业道德”解读导行,提升为师之人格魅力。

  讲座中“赤裸裸的教育”引起我深刻的反思,我以前的教育中经常有这样的行为,当面对无效结果的时候,我还常常慨叹现在的孩子不懂事,听了讲座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我那是“赤裸裸的教育”,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被教育的感觉,我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缺乏教育的精微意识。教育的目的是都是一样的,但教育思想、方法上的差异,就会达到不同的教育效果。

  师爱历来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常见词,我们也一直在践行着自己的师爱,以前我一直认为爱只要是真诚的,为学生好的,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就算是最好的师爱了,本次学习之后,我感到自己原来对师爱的理解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以往爱学生的方法也不够科学。赵洪义老师很有见解地指出“教师的爱心是个什么样的的爱?”要认识到,教育爱与家长对学生的爱是有一定区别,一是从爱的产生上来看,父母对子女的爱产生于血缘的亲情关系,而教师的爱则是建立在对祖国、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之上,它是对祖国对事业的责任感之上生发出来的。二是从爱的经常性表现来看,教师对学生的爱,教育性特点最为明显 , 而家长对于子女的爱,养护性比较突出。这不是说家长就没有对孩子的教育工作,但和老师爱学生相比,总体没有老师爱的教育性广泛和集中。真正的教育不能没有爱,比如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等,但也不能没有要求。教师要把教育当作一种信仰去追求。教师的心态影响着学生的心态,一个人面对太阳,眼中就是阳光灿烂;如果背对太阳,看到的将永远是自己的影子。

(四)磨课

这次的培训主要以课例研讨为主线,学员们通过集体备课——形成个性化教案——第一轮上课——反思研讨评课——第二轮集体备课——专家示范——第二轮上课——再次反思、研讨、评课,亲身体验磨课的每一个环节,学员在学习研讨过程中学会吸纳、交流、反思。指导专家融入各个教师团队进行零距离指导和观摩,组员发挥团队智慧,从有效课堂的宗旨出发,研课、备课、上课,找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经过这样水到渠成、破茧成蝶的磨课,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一定有质的飞跃。

(五)16位专家讲座关键字大搜索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型校园(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理解性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深层次整合(任何其他学科都可以是在电脑室进行的)、数字化制造革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记忆知识更重要,培养创新引领型人才)、3D打印(再生医学)、数字故事、移动学习、最后5分钟增值服务、颠倒的教室(反转的课堂)等

  总之,本次国培,使我从理念到思想、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修养,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将带着本次国培的收获,自信地开始工作,让我的课堂变得更加有效,让我的教育变得更加丰富,阅读、反思、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全面提升自己。成长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真正的幸福来自于你追求过,你努力过,你投入过;真正的幸福来自于你失败过,你痛苦过,你焦虑过! 如果你没有追求过、努力过、投入过、失败过、痛苦过、焦虑过,你就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与信息技术老师共勉: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享受痛苦、玉汝于成,走出一条有个人特色的专业成长之路。心有多大,舞台就会有多大!

推荐使用Chorme或国内浏览器的“极(快)速模式”浏览 后台管理 主办单位:绥宁县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0739-7611972 湘ICP备14001922号-1  地址:湖南省绥宁县长铺镇工业街10号   湘教QS7_201311_00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