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教案)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肖建均 更新时间:2012-3-1 阅读:31749次 |
||||||||||||||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和实验安全知识。使学生整体上把握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中的重要作用,学会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正确地使用仪器进行实验,逐步形成化学实验的系统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通过学生之间的彼此探讨,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 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前面学习我们知道了做实验要先注意安全,而自然界中可用的物质多数已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为了利用,常需要从混合物中将某物质分离出来。你能举出几种生活中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例子吗?它们是怎么分开的? 【板书】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粗盐提纯 【思考与交流】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粗盐的提纯,请同学们结合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 1.初中学的粗盐提纯实验除去的是什么杂质? 2、粗盐的提纯需要那些步骤? 3、过滤操作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4、蒸发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5、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多次用到了玻璃棒,作用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解) 【讲解】 1、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2、溶解、过滤、蒸发 3、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折好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并用少量蒸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二低”: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倒入的过滤液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倾倒时,盛有过滤液的烧杯嘴应与玻璃棒相靠,使滤液沿玻璃棒流入漏斗;玻璃棒末端应与滤纸三层部分相靠,以防不慎划破滤纸;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以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滤液流下,防止滤液外溅,保证过滤顺利进行。 4、蒸发操作应注意要用玻璃棒搅拌,加热至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就要停止加热。 5、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时搅拌促进固体溶解;过滤时引流防止液体飞溅;蒸发时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 【学生做粗盐的提纯实验】 【提问】通过这样的实验得到的是纯净的食盐吗?还可能有什么离子没有除去?怎样除去? 【板书】2、除可溶性杂质 【讲解】提纯后的粗盐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还有一些硫酸盐,如何证明存在硫酸盐。应加入那些试剂除去所有杂质? 【板书】
【引导】在实际操作中,还要考虑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试剂用量,不要引入新的杂质,过量的试剂必须除去等。 这样除杂的方法还会有什么剩余杂质,需要如何处理? 【思考】如何验证精盐中不含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 【板书】3、硫酸根离子检验 【提问】除了上述试剂滴加的先后顺序外,你还能想到什么滴加顺序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