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杨长仁 更新时间:2012-3-29 阅读:30922次 

绥宁一中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高一

学科

历史

日期

2011.10.12

周次

第7 周

 第13课时

主备人

杨长仁

参备人签名

陈红艳  陶宇明

课题

鸦片战争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以培养学生辩析史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史实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

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教具(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课前自学、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教     学     过     程(通案)

集体修改或个人探究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为什么?

    2.战争经过(略)

    3.战争结果:清政府失败。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南京条约》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②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开了列强向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片面协定关税,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美法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领事裁判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也称“治外法权”。它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及公民的法律地位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的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等待遇。但近代中国与外国所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的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它充分体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

    4.战后的中国:

①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②中国从此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思考:鸦片战争,英国远道而来,中国在本土作战,为什么中国战败?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教训: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5. 中国军民反抗

  (1)人民自发抗英:三元里人民 (2)清政府:组织抵抗不力,屈辱求和。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 原因:思考: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①背景及西方列强的根本目: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②战争的手段:侵略者都是凭借坚船利炮进行武力征服。③战争的结果,清政府都被打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种种主权。④从战争的发动者看,以英国为主。

    扩大:①从原因上看,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不满足已得到的侵略权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②从影响和后果上看,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可见,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经过:请读课文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3。结果:《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包括: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10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沿海沿江各口岸通航;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了《北京条约》。规定:除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还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等。

    思考:展示十一口通商图,对比两次鸦片战争中所开放的口岸分析特点。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口岸都分布在东南沿海。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口岸特点:多,广、深。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的深入,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4.影响:                  

  (1)第二次鸦片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俄国乘机强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横向联系:

    (1)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清朝一部分官员开始关注“洋务”,主张学习西方的“长技”,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2)设立总理衙门,专门处理外交事务。以前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外交机构,表明清朝统治者对外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3)设总税务司。长期以来由英国人担任。

   (4)设同文馆,翻译外国书籍,了解西方。

    纵向联系:

    中国社会经济变化:(1)大量洋货涌入中国;(2)传统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兴起以“自强”“求富”为出发点的洋务运动。

    小结: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仅引起了政治经济领域的变化,而且也引起了思想观念的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布置作业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战争经过和结果:

战争爆发(1840年6月)--战争扩大(1841年)--战争结束(1842年8月) 3.战争结果:清政府失败。《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4.战后的中国:

5. 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2.经过:。

3.结果:《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4.影响:

教学反思

推荐使用Chorme或国内浏览器的“极(快)速模式”浏览 后台管理 主办单位:绥宁县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0739-7611972 湘ICP备14001922号-1  地址:湖南省绥宁县长铺镇工业街10号   湘教QS7_201311_00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