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来源:绥宁一中校园网 作者:杨长仁 更新时间:2012-3-28 阅读:31232次 

绥宁一中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高一

学科

历史

日期

2011.11.17

周次

第12周

 第 17课时

主备人

杨长仁

参备人签名

陈红艳  陶宇明

课题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辛亥革命的背景、主要事件、结果与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启发式谈话和讲述法,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认识辛亥革命伟大的历史功绩和留下的深刻教训。

教学重点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约法》;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历史功绩

教学难点

对三民主义的分析和评价;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教具(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主要采用启发式谈话和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

                 教     学     过     程(通案)

集体修改或个人探究

【导入新课】

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背景

1、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①革命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②中心和人物:上海和日本的东京。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3、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约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②1904年初,黄兴、宋教仁等建立了华兴会,重要成员有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

③同年冬,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建立了光复会,蔡元培任会长。

④1906年,湖北进步人士刘静庵在武昌建立日知会,成员是学界和新军。

4、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建立

①1905年8月,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②政治纲领: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民族革命);      B、"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政治革命)。 

C、"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社会革命)。

③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5、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革命进入高潮:黄花岗起义

6、四川保路运动:1911年5月

7、湖北防务空虚

二、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到11月下旬,全国有14个省区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三、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  南京。中华民国定都南京,用五色旗为国旗,(红黄蓝白黑—汉满蒙回藏)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2.《临时约法》

①1912年春,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约法规定:

 A、主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民族平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国民权利:D、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E、实行责任内阁制。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权:帝国主义、立宪派和旧官僚、革命派、袁世凯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①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第一、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它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三、这次革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③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既未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改变,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

【本课小结】

布置作业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一、背景                                           

1、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3、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4、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建立

5、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革命进入高潮:黄花岗起义

4、四川保路运动:1911年5月

7、湖北防务空虚

教学反思

推荐使用Chorme或国内浏览器的“极(快)速模式”浏览 后台管理 主办单位:绥宁县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0739-7611972 湘ICP备14001922号-1  地址:湖南省绥宁县长铺镇工业街10号   湘教QS7_201311_001667